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黔东南州各地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难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岑巩县政务服务大厅。
改善环境有实招
“现在,排污管道铺好了,通道基本硬化了,环境变好之后,亲戚朋友来得也更勤了。”黔东经济开发区燕子岩安置区居民姚元刚说。
以前,燕子岩安置区的环境问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附近居民苦不堪言。近日,黔东经济开发区主动作为,完成了米的排污管道和硬化通道铺设,硬化了平方米的停车场和休闲场所。
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黔东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专班,对社区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精准施策,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雷山县丹江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辖区垃圾收运车5辆、移动垃圾箱个,实现27个行政村全覆盖,提高资源利用率;组织党员志愿者清理河道、步道等重点区域20余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村里面不仅放置了大型的移动垃圾箱,还在各个角落点安排了小型垃圾桶,如今,村里环境大变样,美丽村寨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丹江镇乌东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忠说。
黔东南州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常态督查、奖励评比、长效管理、全民参与等措施,亮“真招”求实效,提“颜值”增内涵,加强基层环境卫生治理,扮靓美丽乡村,促进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田间助农有温度
暮春四月,生机勃勃。黎平县抢抓农时,组建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力帮助群众抓好春耕生产,为广大群众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服务,保证群众有收成、能致富。
三穗县台烈镇农技人员和群众正在给大血藤授粉。
“感谢党员们,才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我家的油茶就已经全部栽完了。”黎平县地坪镇归白村村民吴德向笑着说,“没有他们的帮忙,我肯定要好几天才能栽完。”
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归白村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春耕助农活动,帮助贫困户和弱劳动力者。
“有了人工授粉技术,今年的大血藤一定比去年的产量更高,村民的收入也会更高。”在三穗县台烈镇小台烈村大血藤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农技人员和群众正在给大血藤进行人工授粉,一派繁忙的景象。
将“群众生产难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的服务清单,三穗县立足实践,整合县、乡农业技术力量,深入一线解决群众生产难题,开办“田间课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群众扎紧“米袋子”和“钱袋子”。
便民服务有措施
“学习党史就是要牢记为民宗旨,立足本职工作,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针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两头跑’的难题。”岑巩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倩说。
目前,岑巩县政务服务中心梳理了88项服务事项,与云南昆明政务服务中心共建“跨省通办”专栏,实现政务服务互通互用互办;此外,还与广东佛山、浙江建德、湖南怀化等三个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的需求。
“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我一直为没时间办理执业药师证件而苦恼,经过咨询后,我准备了办证材料,只去了一次政府服务中心,就把证办好了。”麻江县贤昌镇卫生院医生杨秀花说。
为加大政务改革力度,麻江县对审批服务事项中的材料、环节、时限等进行了科学压缩,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目前,全县事项办理时限压缩比达到88.47%。
以人为本,人民至上。黔东南州各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打造便民利民的政务服务环境,提高政务服务便民化、规范化水平,多措并举,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华姝
编辑孙蕙
编审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