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思悟及验方 [复制链接]

1#

孕育是繁衍后代及传承人类文明所必须的,随着近现代科技进步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经常熬夜、饮食不节、频繁房事、滥用药物(避孕药等)、不注意保暖、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致情绪抑郁等很多因素都会引发不孕,医学上把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功能正常,未经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经受孕,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西医称为“原发性不孕症”,中医称之为“全不产”,后者西医称为“继发性不孕症”,中医称之为“断绪”。历代医者认为不孕跟肾气(阳)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过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治不孕,常规分成肾虚、肝气郁结、瘀滞胞宫、痰湿内阻四种类型进行论治,随着近现代西方医学影像及生化检验,近现代中医常结合西医检查进行诊治,而传统的中医妇科各个流派也在时代的变迁中与时俱进,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围绕“生育”也涌现出各种科研课题,也出现了诸多的科研和临床报道,对于生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对于不孕症的治疗目前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难题!

我经常遇到很多不孕症的患者历经数载甚至数十载的调治都没有“修成成果”,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吃了很多,抽血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报告成叠,花销自然也必然不菲,也有一些人曾做过辅助生殖,但是成功率也不是太理想。我在大学期间就曾研读过很多关于不孕不育的书籍,一直到临床都一直在钻研中医各家妇科经验,也曾聆听诸多专家教授探讨不孕不育,各家医术却有所长但是现实中不孕症依然屡见不鲜,也不乏许多患者到过全国各地求诊于名家前辈。每当听闻失败的医案我内心也常常感叹医道幽深,但是我也不能置评前辈们的医疗,唯有借鉴、求索而已。曾经也有很多因为不孕来求诊的,经调理而顺利孕育的,多少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经常想着抽出时间把我的个人心得记录下来,虽然见识浅显,但是总归是我个人殚精竭虑思悟所得,还是期望能够帮助一些奔忙于“求子”之道的朋友们。

首先,“求子”也就是古人说的“求嗣”,是男女共同努力的结果。《内经》已明确指出男女双方在肾气盛、天癸至、任通冲盛的前提下,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泄,阴阳和,便可有子。《褚氏遗书》曰:“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取;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气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有子,坚强壮寿。”《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求嗣之理。而今临床,凡遇到备孕夫妇皆主张夫妻同调,因为孕育之事常常跟夫妻二人的体质相关,单纯的调理男方或女方虽然也能治疗不孕不育,但是男女同时调理可以更好地调整孕育之机,可以根据夫妻之间的感情、生活习惯等进行非药物的干预,很多日常生活习惯和情志波动都会影响生育。有太多男子因为情趣索然而不能正常房事出现阳痿早泄,也有很多女子因为情志不调而出现月经紊乱、排卵异常,有很多时候可能需要医者的调节、开悟才能缓释前嫌。有很多夫妻之间难以启齿的话,有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医者传话或者通过所谓的“医师面前没有男女之嫌,也无特别的隐私”进行促膝沟通。经常会有一些夫妻会不满于对方的一些生活习惯而影响房事质量,也会引起不孕不育。还有一些夫妻只有一方急于备孕,而另一方不积极配合,甚至抵触备孕,这些都会引起备孕困难。既然夫妻双方准备孕育就应该坦诚以待,共同努力,积极地为孕育做好准备,早日怀孕,

第二,注重辨证施治。临床上,患者身体各异,病情各不相同,务必要仔细辨证,不仅仅只局限于问诊和实验室检查,应充分发挥“望、闻、切诊”综合诊疗手段,并且要注意,患者可能具有不止一种病证(或症),治疗的时候要兼顾各种证候。有时候,只注重于培肾元、调冲任并不一定能达到助孕育麟之效,人身脏腑为一个整体,治疗务必注重整体观念,当健脾胃宜健脾胃,当疏肝理气宜疏理肝气,痰湿壅盛宜化痰除湿,瘀血阻滞宜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气血不足者宜补益气血,肝肾不足者宜补益肝肾,肾阳虚亏、宫寒者宜温宫散寒、温壮元阳,肾精不足者宜滋补肾阴、填精补髓。

第三,治疗宜注重综合治疗,注重使用血肉有情之品。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汤药、针灸推拿、丸散膏丹、食疗、药浴、灌肠等,临床最为常用的为针药结合治疗。临床处方用药常在配方中使用血肉有情之品,譬如紫河车、龟板、鹿角、鹿角霜、鹿茸、鳖甲、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鳖甲胶、黄明胶、九香虫、炮山甲、蛤蚧、鱼鳔、蛤蟆油等,《本草图经》指出紫河车善治“男女虚损劳极,不能生育,下元衰惫”。《临证指南医案》云:“任脉为病,用龟板以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温煦”,适时加入调补肾阴阳,血肉有情、通补奇经之品以助孕。《本草便读》:“鹿角胶、鹿角霜,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少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督脉,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受腻补,则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滋腻者,则用霜可以。”《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对于输卵管不畅、子宫肌瘤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引发的不孕症常使用炮山甲。

综合治疗一方面使用药物汤剂内服,也可以使用中药灌肠。①对于湿热下注引发的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临床常用灌肠方:忍冬藤30克,马鞭草30克,皂角刺15克,蓬莪术15克,大泽兰15克,蛇床子15克,川黄柏15克,大血藤15克,败酱草30克,生甘草15克,水煎煮取药液——毫升,保留灌肠。②对于输卵管不畅引发的不孕症,临床常使用:紫丹参20克,京赤芍15克,荆三棱15克,蓬莪术15克,炒枳实10克,皂角刺15克,秦当归10克,醋乳香10克,醋没药10克,透骨草10克,路路通30克,王不留行30克,水煎煮取毫升,待温度降至39℃左右,进行保留灌肠。③对于肾虚兼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常使用:白头翁15克,川黄连3克,川黄柏10克,露蜂房30克,京三棱10克,香白芷10克,乌药5克,夏枯草15克,苦参片15克,王不留行10克,水煎煮取毫升药液,放置到40℃左右,于月经结束后第三日开始睡前左侧卧位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④对于肾虚兼湿热瘀阻胞宫而致盆炎性不孕症常选用:忍冬藤30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嫩桂枝15克,路路通15克,寻骨风15克,透骨草15克,皂角刺15克,水煎煮取毫升药液,放置到40℃左右,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⑤对于慢性盆腔炎、宫颈炎而致的不孕症,常选用: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克,三棱、莪术各15克,丹参、桃仁各10克,水煎煮取毫升,放置到温度至40℃,保留灌肠2小时以上。⑥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常用:当归9克,京三棱9克,蓬莪术9克,王不留行9克,土鳖虫9克,炮山甲6克,虎杖15克,路路通9克,红花9克,水煎煮取药液毫升,放置至温度至40℃左右,倒入专用的灌肠器中,在灌肠器的顶端涂以红霉素,然后缓缓插入肛门十厘米左右,将药液缓缓滴露直肠内,保留灌肠2小时左右。

丸药是调治慢性病的常用剂型,治疗不孕症可以使用①调经种子丸(宫寒、肾虚、血瘀所致不孕症):黑附子15克,白芨15克,白蔹15克,北细辛15克,石菖蒲30克,全当归50克,生晒参50克,五灵脂15克,山萸肉15克,炒白术50克,炒香附30克,陈莲蓬50个(烧存性),以上诸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次服用9克,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若自汗、腰酸者加鹿角胶,阴虚明显者去黑附子加生地黄、金钗石斛,性欲淡漠加淫羊藿,经行腹痛加益母草,食欲不振加枸杞子,三十岁以上加覆盆子、菟丝子。②久不孕丸:沉香6克,细辛6克,紫豆蔻6克,白檀香6克,炒枳壳6克,制川乌6克,制天南星6克,制半夏6克,生大黄6克,将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于睡前男女同时服用,一次10丸,男用高良姜3克水煎汁为引,女用荜茇3克水煎汁为引。③续子丹(脾虚血亏不孕):西*参10克,祁白术10克,白茯苓10克,酒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菟丝子10克,鹿角胶10克,盐杜仲10克,大枣10克,川芎6克,生姜6克,熟地黄15克,炙甘草3克,阿胶珠12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一次服用10克,一日三次,连服用15日。此外,成药滋肾育胎丸、五子衍宗丸、育麟丸、定坤丹等也是比较常用的治疗不孕症的丸剂。

膏滋调补是临床许多妇科医师常用治疗不孕症的剂型,主要功效多以添填补髓、调理冲任、益气养血为主,常用药物多以鹿角胶、龟甲胶、紫河车、菟丝子、川续断、北沙参、山茱萸、五味子、当归、川芎、怀山药、桑寄生、大熟地、杭白芍、枸杞子、巴戟天、肉苁蓉、制黄精、肥玉竹、炒杜仲、淫羊藿、云茯苓、桑葚子、覆盆子等为主。服用膏滋务必注意使用开路方,调补脾胃促进膏滋消化吸收,打开治疗通道使药物能更有效地达到治疗部位,以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是治疗不孕症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穴位处方为:①主穴:关元、中极、归来、水道、子宫、三阴交、大赫、肾俞、次髎、足三里,毫针使用补法,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②配穴:肾阳虚证配伍气海、中极、命门;肾阴虚证配伍太溪、照海;脾虚证配伍手三里、脾俞、中脘、天枢;夹湿配伍阴陵泉、丰隆;肝郁气滞证配伍阳陵泉、太冲、内关、合谷;血瘀证配伍上髎、血海、肝俞;湿热证配伍阴陵泉、丰隆、内庭、行间;虚热内扰证配伍太溪、照海。古代治疗不孕症多选用单穴,腧穴的选用以足少阴肾经和任脉为主,穴位多分布在腹部和腰背部,重视五腧穴、募穴和交会穴的应用,最为常用的腧穴主要有中极、关元、涌泉、然谷、阴交、阴廉、商丘、上髎、气冲、石关等。治疗上注重灸法运用。

第四,调经种子贵在调经,种子注重使用种子类药物。月经调和,排卵才能如期。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不孕症常用的种子类药物主要有菟丝子、韭菜子、蛇床子、覆盆子、沙苑子、白蒺藜、五味子、女贞子、金樱子、楮实子、桑葚子、补骨脂、车前子、巨胜子、莲子、春砂仁、益智仁、柏子仁、酸枣仁、豆蔻(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山茱萸、龙眼肉、王不留行、枸杞子、黑芝麻、吴茱萸、橘核等。其中尤其以菟丝子、覆盆子、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为常用。古人常用以类比象的方法治疗疾病,种子类药物多有助孕保胎之效,历代临床验证确有良效。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坐诊,8:30~18:00坐诊

坐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