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翟老师精讲中医综合应试技巧第四课
从近4年真题分析中药学应试技巧
中药(92)
章节
总论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题数
9
4
6
7
6
章节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题数
4
4
2
7
5
章节
驱虫药
止血药
化血
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题数
5
8
5
5
2
章节
平肝
熄风药
开窍药
补虚药
收涩药
涌吐药
题数
3
2
4
2
0
章节
攻毒杀虫止痒药
拔毒化腐生肌药
题数
1
1
中药题型分类:
题型
性味题
主治题
功效题
剂量题
配伍禁忌题
使用注意
题数
7
30
37
6
3
9
中药题型举例:
性味题:
A19.按照药性理论,治疗体虚多汗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味是B
A.辛味
B.涩味
C.淡味
D.苦味
X.菟丝子归经
A.脾
B.肺
C.肝
D.肾
应试技巧:
1.充分理解五味概念,苦,能燥,能泄,然后根据功效推
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安胎,止泻;外用消风祛斑(肝、肾、脾)(种子)(菟丝子精目胎泻斑)
2.应试技巧:如果平时没有完全确定,考场上千万不要乱推
(同样适合其他科目)
3.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性味,且真题中出现过的,感兴趣药物,加在自己的真题版笔记后面即可
4.睡前或晨起看自己的笔记
中药题型举例:
配伍题
X.下列药物中,不宜与藜芦同用的
是ABD
A.苦参
B.丹参
C.太子参
D.南沙参
对于配伍题:
1.其实就是十八反,十九畏,多朗读几遍
2.着重记忆诸参记不住时可反向记忆
人参、西洋参、*参、丹参、玄参、北沙参、南沙参、苦参
苦*玄丹沙洋人
诸参不包括什么拳参和太子参
使用注意题
X.下列药物中,脾虛便溏者应慎用的有ABCD
A.牛蒡子(果实)
B.栀子
C.紫苏子
D.知母
对于使用注意题:
1.理解药物的功效和性味下可以解决一部分使用注意问题
2.很多资料都有使用注意总结,但是总结很多只需要选取自己做真题遇到的或者感兴趣的
脾虚慎用、孕妇慎用的
3.将使用注意总结到自己的真题笔记上
4.睡前或晨起看自己的笔记
第二部分功效、主治、剂量题
中医题型举例
功效题:
A25.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功效的药物是C
A.陈皮
B.常山
C.草果
D.槟椰
主治题:
X.治疗肠痈,常选用的药物有ACD
A.蒲公英
B.穿心莲
C.红藤
D.败酱草
应对措施
功效题和主治题:
1.其实功效题和主治题是一类题型,掌握功效即可推主治
2.记忆功效目前常用的就是快快记,思维导图,对比记忆法,这里我想说的是博闻强记关键字,这里不过多解释,其实方法都差不多,我只不过认为博闻强记关键字能在以后临床用出来,因为上临床你没那么多时间联想故事和对比记忆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开胃安胎(中下焦)(后下)(果实)
豆蔻(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开胃消食(中上焦)(后下)(果实)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止痢(种子)
草果:燥湿温中,截疟除痰。(果实)(草果燥疟痰)
3.对于功效推不出的主治,我们需要去看课本,将功效增加
Eg: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主治中有湿热黄疸。可在功效中加退黄
如栀子烦热血黄肿
4.对于多选的主治,需要借助参考资料总结,但还是适当选取,并不是越多越好
肠痈:公子常讲大学(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大血藤)
乳痈:公子漏乳(蒲公英、紫花地丁、漏芦)
肺痈:肺练败英语(穿心莲、败酱草、蒲公英、鱼腥草)
虽然这个不是最全的,但是针对这个题,我觉得已经扩展够多了,能把这些记下来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追求最全的总结和记录。
中药题型举例:
剂量题:
A23.琥珀入丸、散服,每次的用量是C
A.0.1-0.3g
B.0.6-0.9g
C.1.5-3g
D.5-10g
对于剂量题:
1.优先将同一章节的药物记忆,比如龙骨琥珀一起记。
龙骨15g-30g;琥珀1.5g-3g,龙骨是琥珀10倍
鹿茸河车
2.将所有剂量药物统一到一个表格,记忆相同剂量的药物
3.只记药物的最大量,最小量不记了,错就错了
4.随缘记忆,直接放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