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冶,一座正在ldquo消失rdq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4383447.html
吃喝玩乐在大冶

美食/城事/玩乐/亲子

万大冶人生活指南

不知不觉,年已经过了二分之一了!有时候,我们总会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已经在大冶生活几十年了“

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学会了和老大冶说再见!

大冶这座城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

变得高楼林立、道路宽阔

曾经的那些欢声笑语、热闹喧嚣

好像渐渐消散在了回忆里

有的地方、有些东西,看一眼就少一眼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

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

有一些东西却慢慢消失

●消失的繁华●大冶师范学校

很多90后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外国语学校是原来的“老师范”旧址,作为大冶当时唯一一所师范学校,它是很多大冶人的骄傲。

年老师范系清朝武备学堂旧址在这里建校,它不仅仅是大冶人的读书圣地,更是许多外地人不远千里也要来的求学殿堂。(听说儿歌小燕子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即使在年4月,老师范整体并入黄石市高等专科学校,这一份记忆也抹不去,这一份自豪感犹在。

墈头古街作为曾经大冶非常繁华的“小商品市场”,墈头古街的历史很长。

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孕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八九十年代的繁荣。

今天,墈头在互联网经济冲击,终究不复以前繁华了,但它还是能轻而易举地勾起每一个大冶人的回忆。

北门剧院

以前在大冶,说起大冶的标志性建筑,那一定绕不开北门剧院。自年开门“迎客”以来,这里便成为了全市的文化中心!大冶撤县建市和大冶“两会”这些重要会议都在此召开!在那时想观看大型表演,必去北门剧院!年~年,20多年的辉煌,北门剧院都是大冶繁华的文化中心!当时的北门剧院享誉鄂东南地区。据说刘欢、宋祖英、刘晓庆这些大牌明星,还有俄罗斯、朝鲜国家歌舞团都曾来此表演过!

年6月北门剧院破茧成蝶,重焕新生!又以新的姿态再次出现在大冶人的视野中,开始了新的篇章。

●消失/拆迁的建筑●

老火车站

老火车站位于大冶大道,也就是现在的大冶人民广场。作为大冶市区第一座火车站,它当年是大冶数一数二的地标建筑。如今,昔日人群熙攘的老火车站,已鲜有人问津,斑驳的铁轨安静的见证着大冶城市的变迁。

二绵纺织厂

80年代初期:一座叫“二棉”的国企纺织厂在大冶崛起,它是当年大冶工业时代的象征,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这里。在“计划经济”时代,纺织行业是“铁饭碗”!这里的纺织厂工人上万,每到下班时,大门口的人潮熙熙攘攘,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二棉”纺织厂是当时大冶名副其实的“纺织第一厂”。随着年,大冶市政府发布,关于对《大冶市原黄石二棉地块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对罗家桥街道办事处拆违拆旧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大冶的一代老厂——“二棉”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二棉小学北门小学空荡荡的水泥的楼房,对曾经的北门学子来说才是记忆中的学校,年这里迎来了拆迁改造。新旧更迭,现在对面的气派宏伟的北门新教学楼,开启的新北门学子的生活。老五中大冶荟萃北路3号,是所有老五中人的青春坐标。老五中虽不是百年名校,但年建校的五中,已经陪老五中人走过了32个寒暑!年的拆迁五中老校区改名为“东风路学校”,新五中人的实验高中还在,老五中人记忆中的实验高中却“没了”!伍桥村随着城际铁路大冶北站的落成,大冶城东北新区的建设,伍桥村实现整体开发。这个曾被称作“穷乡僻壤”的伍桥,正在在以飞快的速度重生,伍桥村“没了”,伍桥还建楼拔地而起。大冶像这样的村落有很多,这里就像是大冶几十年来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实现了从郊区到一座新的“城区”跨越。●正在消失的行业●

书店

你,有多久没去过实体书店了?对于依赖碎片化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当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简单直白,看书反而成了一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还记得青春期最爱去的一角书屋、爷爷常爱看的报刊亭吗?这些记忆中的老书店,再去早已人去楼空...

网络的巨大冲击,纸质书式微、实体书店濒危成为不争的事实。

照相馆

自从手机广泛普及后,很多大冶伢已经很久没有去照相馆照相了吧。曾经风光一时的机关幼儿园铁牛摄影、黄狮蟹的柯达照相馆,最终都抵不过时代的变迁,消失不见...从最初的老牌照相机、胶卷,到手持录像机、数码相机,再到现在可以联网的单反...幸好,还有国光照相馆、平芳照相馆等20多年的老店,他们还在见证着摄影的巨大改革与蜕变。

老手艺人

上个世纪的大冶,手艺人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修伞、修自行车,补鞋、补锅...都是一门技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待碗筷、剪刀、钢笔、雨伞、鞋子衣服...人们也不像以前那样珍惜,一般坏了就换新的,这些靠敲敲打打、缝缝补补的老手艺便逐渐没落了。

点击蓝字查看大冶7位手艺人的故事(即将消失!大冶这⑦位老手艺人一生只为一件事!74岁老人独门手艺坚守50年...)

●正在消失的声音●走街串巷的美食

“豆浆、卤鸡蛋~味道好滴很!”一口蹩脚的大冶普通话就是卤鸡蛋推车专有的叫卖声。

“糍粑、糍粑、糯米糍粑~”不论是像卷饼一样的糯米糍粑,还是一粒粒的,都是大冶人童年的关于美食的记忆。“叮叮叮叮”的铁器碰撞声加上特别的节奏,黏牙的麦芽糖你又有多久没吃了?回收

“收长头发,回收旧手机坏手机,旧手机换剪子换盆”

记得小时候,像头发、鹅毛、旧家电、废品......都是可以回收的,现在小区管理比较严,也就在城中村还能听到这些声音。磨剪刀“磨剪刀嘞~~~"一辆生锈的自行车,前面放着吆喝的小喇叭,后座上架着的长椅里,固定着磨剪刀的器具...现在磨剪刀这个行当,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儿时听到的声音记忆了。▲磨剪刀19年的吴师傅●正在消失的味道●

蒸糕爷爷

实验小学门口的蒸糕老爷爷,相信是许多大冶人内心深处的情怀。

一个个香糯的蒸糕,1毛钱1个13年不变!只可惜这香甜淳朴的味道,再也尝不到了...但我们却永远怀念。

铜录山冰棒以前大冶人的夏天,都是从一根铜录山冰棒开始。大大的自行车后座摆放着宽大的白色泡沫箱,箱子里还会裹上棉被,香甜解渴的冰棒就藏在里面。现在还想吃到正宗的铜录山冰棒很难了。锅盔胖乎乎圆圆的锅盔,是甜的;长长模样的锅盔,便是辣的,这是冶伢对锅盔最初的记忆。一辆简陋的小推车,一个大铁炉,在放学的路上,买上一个热乎乎的锅盔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一份慰藉。●正在消失的方言●

时代更迭,大冶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现在很多大冶小孩已经不会说本地方言了,普通话逐渐代替了大冶方言,大冶方言正在逐渐消失。

你知道下面这些大冶话的意思吗?

西

一代代大冶伢长大,见证着消失,也见证着大冶的发展,历史的巨轮不会停下,很多东西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都会消失,变成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而大冶那些“消失”的部分,又终有一天,会生长出新的希望!今日话题关于大冶那些消失的建筑、美食、人物......你还有哪些记忆?一起来留言区分享一下吧hello!大家好,我是汤圆!如果你也有故事要讲,如果你也有爱要传递欢迎文章底下留言,或者联系小编??编辑

汤圆??主编

青柠

商务合作(周)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活动

点个“在看”让小编知道你也见证过这些“消失”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