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藤绿叶地下瓜 [复制链接]

1#

食材小知识:红薯

红薯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种粮食作物。其味道甘甜肥美,又具有多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注重健康的现今社会中,本不起眼的小小红薯的身价倍涨,备受瞩目。红薯的名字有很多,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等指的都是它,只不过所处地域不同,称呼不同罢了。

红薯美味,众所周知。除了单纯的以红薯块茎为食以外,红薯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副产品,其制取的淀粉制作粉条和粉皮,也是美味的食材。很多人以为红薯味甜,又富含淀粉,一定会使人发胖,然而恰恰相反,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热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能。除此以外,红薯的营养成分也是十分丰富的。

新鲜的红薯块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将其干燥折算成为同比例的米、面等粮食来看,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米、面要高。且红薯中蛋白质组成比较合理,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尤其是粮谷类食物中相对比较缺乏的赖氨酸在红薯中含量尤其高。除此以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各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等,其所含的淀粉成分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其所含的对人体代谢消化极为有用的膳食纤维成分当于米面的10倍,对防治便秘十分有效。其含钾量也相对较高,且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能保持血管弹性,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益处。

红薯不仅是美味健康的食物,更被中医视作良药。红薯味甘,性平,入脾、肾二经,既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之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水肿、泄泻、便秘、消化不良、热病口渴、血虚月经失调等症。

除此以外,红薯的茎叶也可作食材兼药用。药用称之为番薯藤,也称为红苕藤、番苕藤,性微凉,味甘涩,无毒,可用于治疗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等症。还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番薯叶中含有一定量的类胰岛素的作用的成分,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尽管红薯是如此优秀的食材,但也摆脱不了“有利必有弊”的规律。红薯的食用也不是全无禁忌的。

首先,红薯中膳食纤维含量高,适量食用有助于调节肠胃功能,过量食用却不易消化,尤其在烹制红薯时一定要蒸熟煮透,以破坏其中难以消化的成分。除此以外红薯中的气化酶若不经高温破坏,食用后易产生胃肠胀气等不适感。中医认为,湿阻脾胃、气滞食积引起的肠胃胀气的朋友,尤其应避免生食红薯。

其次,有黑斑的红薯不宜食用,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此外红薯发芽后也不宜生食,同样易引起食物中毒。

另外,柿子与红薯同食,易产生胃结石以及其他胃脘不适感,尤其食量较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五个小时以上。

最后,因红薯含糖量较高,吃多了易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烧心”。因此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帮助抑制胃酸。也因此本就胃酸分泌过多,常有“反酸”、“烧心”的患者不宜使用。

下面依惯例来介绍几个红薯及番薯藤的食疗小方。

1.小米红薯粥:

红薯克、小米30克、盐适量。

小米倒入锅中淘洗干净,红薯去皮,洗净切块状,倒入盛小米的锅中,加水适量,加入少量的食盐调味,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熬,熬到红薯充分软化即可,小米软糯成粥即可。功能补气、通便、润肠的功效,适用于胃肠功能失调、病后体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干燥等。

2.红薯银耳羹

红薯克、干银耳15克、枸杞子适量。

银耳提前泡发,洗净、撕小朵备用。红薯去皮、洗净、切小块备用。枸杞子清水简单洗净。

银耳倒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红薯块、枸杞子,再继续炖煮20分钟即可。红薯本就有甘甜的味道,不必再加糖等调味品。功能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用于阴血不足,产后体虚引起的烦躁、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症。

3.番薯藤瘦肉汤:

鲜番薯叶克、猪瘦肉克。

鲜番薯叶洗净,切细丝备用。瘦猪肉凉水泡净血水,切小丁。二者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生姜2片,食盐适量调味,大火煮开锅后改小火炖煮一小时即可,每日1次。功能益气养血通乳,用于产后气血不足引起的乳汁量少,乳汁不通等症。

徐徐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