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魔兽世界怀旧服关于戒律炮台牧的各项属性换 [复制链接]

1#

“忍冬藤,中药名。别名:金银花疼藤、金银藤、忍冬草、二花藤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肺、胃经。

01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主治

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

9~30g。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泄泻不止者禁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而后世不复知用: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而昔人并未言及,乃知古今之理,万变不同,未可一辙论也。按陈自明《外科精要》云,忍冬酒治痈疽发背,初发便当服此,其效甚奇,胜于红内消。洪迈、沈括诸方所载甚详。”

2.《本草正义》:“忍冬,《别录》称其甘温,实则主治功效,皆以清热解毒见长,必不可以言温。故陈藏器谓为小寒,且明言其非温;甄权则称其味辛,盖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热毒,权说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别录》谓主治寒热身肿,盖亦指寒热痈肿之疮疡而言,与陈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圆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肿胀。甄权谓治腹胀满,恐有误会;虽味辛能散,而性本寒凉,必非通治胀满之药。甄权又谓能止气下僻,则热毒蕴于肠腑之僻积滞下,此能清之,亦犹陈藏器谓治热毒血痢耳。藏器又谓治水痢,则谓大便自利之水泄,惟热痢或可用之,而脾肾虚惫之自利,非其所宜。濒湖谓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则今人多用其花,寿颐已谓不如藤叶之力厚,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汤洗涤亦大良。随处都有,取之不竭,真所谓简、便、贱三字毕备之良药也。”

3.《名医别录》:“主寒热身肿。”

4.《药性论》:“主腹胀满,能止气下僻。”

5.《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

02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量9~30克,水煎服。用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配伍药方

①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焮作疼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八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顷再进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局方》神效托里散)

②治筋骨疼痛:鹭鸶藤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如只锉碎,用木瓜、白芍药、官桂、当归、甘草一处,用酒、水各半盏,煎至八分,去滓,空心食前热服,善治脚气。(《履巉岩本草》)

③治消渴愈后,预防发痈疽,宜先服此:用忍冬草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入瓶内,以无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人甘草少许,碾为细末,以浸药酒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至百丸,汤酒任下。此药不特治痈疽,大能止渴。(《外科精要》忍冬丸)

④治恶疮不愈:左缠藤一把。捣烂,入雄黄五分,水二升,瓦罐煎之,以纸封七重,穿一孔,待气出,以疮对孔熏之,三时久。大出黄水后,用生肌药取效。亦治轻粉毒痈。(《普济方》引《余居士选奇方》)

⑤治诸般肿痛,金刃伤疮,恶疮:金银藤四两,吸铁石三钱,香油一斤熬枯去滓,入黄丹八两,待熬至滴水不散,如常摊用。(《纲目》引《乾坤秘韫》忍冬膏)

03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表面棕红色(嫩枝),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脱落。切面黄白色,中空。偶有残叶,暗绿色,略有茸毛。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04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外皮易剥落。枝卜.多节。质脆,断面黄白色,中空。

05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忍冬科植物忍冬。

形态特征

忍冬,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px,有残叶和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花期4~7月,果期6~11月。

分布区域

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无自然生长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

生长环境

忍冬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

·中药材网·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2#

周冲来源

周冲的影像声色(ID:zhouchong)

不打扰,不痴缠。深情总似无情。

年。他在舒曼的家里,初遇克拉拉,一见钟情,此后终生不娶。这一年,勃拉姆斯20岁,才华横溢俊美如画,是远近闻名的美少年。他被舒曼邀请到家中,当成座上宾。席间,他弹奏了一首自己作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曲惊四座。舒曼激动得站起来大喊:“我要叫克拉拉也来听。”克拉拉推门进来。一开门,便是耀眼的开端。他抬起头,感到瞬间的热与光,就像硝纸遇见磷火。一生一度的灼烧,一生一度的璀璨。克拉拉穿着家常衣裙,挽发,大眼睛盛着两泓湖水,微笑若有若无。屋子里有风穿过,音符与花朵,一起活了过来。他想到一句话:长日将尽,你和我的一个梦好像。那一年,克拉拉34岁,年长勃拉姆斯14岁。她已为人妻,丈夫正是舒曼;她还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可气质逼人,钢琴演奏同样一流。她站在宾客席中,与众人一起,看着台上的美少年。那是怎样的一种旋律啊!音符的明暗之间,思绪细水长流,低回悠远。曲调也是内省的,一丝不苟,即便变奏也小心翼翼,犹如一个孩子,不敢走远,时刻回首着故乡。她知道,这个少年并非凡类。那天晚上,克拉拉在日记中写下:“今天从汉堡来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只有20岁,是由神差遣而来的。”她无恨惜才。而之于勃拉姆斯,克拉拉是女神,集美丽、荣耀和优雅于一身。他一生寂静的、沉默的信仰,从这个夜晚开始。“很荣幸见到你。”他向那团光伸出手去。此后再没真正转身。后人评价勃拉姆斯,都会说,那是一个天才。如果加上形容词,那就是,“忧郁而内敛的天才钢琴家。”他出身于贫民窑,在混乱的汉堡长大,十几岁时,他演奏的地方,一直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酒吧。他一生自卑,内敛,苦行僧般地行走在孤独之中,他的恋情同样如此。因为克拉拉是舒曼的妻子,而舒曼是恩师,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什么也不能说,将深情掩埋于心。可有些情感,就像烧着了的棉被,没有明火,没有声息。只有局中人知道,它灼热得令人疼痛。受不了的时候,他开始写情书。从年,到年,他写了无数封情书给克拉拉,一封都没寄出去。这是他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雪,一个人寂静的修行。多年以后,有人整理他留在世上的情书。其中有一封,写着这样无望的话:“我渴望静默地坐在你的身旁。我不敢,怕我的心会跳到我的唇上……”还有一封写着:“我一直独处。钟爱一个人。有些话很傻,但我还是想说,你如同百合,也如同天使。”那时他已经60岁,白发苍苍,发了福,一生未曾娶妻。他功成名就,甚至举世闻名。他赚了很多钱,也成为权威本身,但他仍然是不幸的。他忘不了克拉拉。他的明月光,始终在照耀。一如既往,从未蒙尘。克拉拉注定是被人惦记的,她太优雅了。她是名门之后,从小练琴,一身凛冽的气质,华美又清冷。当年多少人,将她当成女神。又有多少才子,在她的石榴裙下一醉不醒。而勃拉姆斯,他是农民的儿子,有粗鄙的习性,不善言辞,缺乏风度。哪怕后来名满天下,只要站在克拉拉面前,还是觉得低人一等。她注定是他的劫,如同宿命。但勃拉姆斯一生都没有说。他不能说。也无法开口。遇见舒曼之前,没人听过勃拉姆斯的名字。他在街头酒吧卖艺,写的乐曲在庸人看来,就是一气乱弹,莫名其妙。他孤独无比,没有同类。舒曼看见了他。遇见舒曼,他如同蒙尘的千里马遇见伯乐,终于要开始他的传奇。舒曼邀请他到家中,同时收他为徒,将他介绍给名流。10年前,舒曼本来已经封笔,但为了勃拉姆斯,他重新提笔,写了著名的乐评《新的道路》,发表在影响力巨大的《新音乐杂志》上。在文章里,舒曼向世界推荐这位年轻的天才,语言热情洋溢。——“他开始发掘出真正神奇的领域。”——“他是百年难遇的天才。”这是舒曼一生中最后一篇音乐评论。勃拉姆斯懂得这种恩情,他尊重舒曼,甚至觉得舒曼是神圣的,身上有着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品质。他说:“在认识你之前,我甚至觉得,像你这样的人,只存在于最稀有的人群之中。”“每当我想到大家崇拜你们,就感到振奋。我甚至希望,世界最好将你们遗忘。那样一来,你们就能够拥有更完满的神圣。”那段时间,他住在舒曼家里,向舒曼学习作曲,也和他们夫妻相处。晨起交谈,落日练琴。这是勃拉姆斯一生中最温柔、最甜蜜的时候。说不尽的风光无限,说不尽的情义千钧与美景良辰。爱意泛滥时,节制羞涩的少年,用理智设了一道坚固的堤坝,不允许有丝毫破绽。他将深情转化为旋律。20年时间,勃拉姆斯一直在做一件事,完成献给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他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而克拉拉一无所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在克拉拉眼中,勃拉姆斯只是一个年轻人,是才华无限的后起之秀。但她根本没有想到,他会因为她,选择完全不同的命运。那时,她的生活已经出现变故——舒曼病了。生活一地鸡毛,处处狼藉。克拉拉必须一边演奏,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又要照顾舒曼,分身乏术,累不堪言。年冬,舒曼的精神病再次发作,彻夜失眠,出现可怕的幻听。有一天,他趁克拉拉出去请医生时,连帽子也没戴,离家出走,投入莱茵河自杀。自杀时,正巧有船经过,把他救了上来,医院。克拉拉悲痛欲绝。在此期间,勃拉姆斯一直陪在她身边。他照顾她,也照顾她和舒曼的7个孩子。为此,他放弃了很多机会。他那时声名雀起,处处有邀约,但他都婉拒。有人说他傻,但天下事千般情由、万般道理,不如一个“愿意”。年,舒曼住进了恩德尼希疯人院,境况越来越糟,勃拉姆斯和克拉拉轮流探望他。有一回,勃拉姆斯独自去看舒曼,给了舒曼一张克拉拉的照片。舒曼如获至宝,他吻着相片中人,脸上忽然有了光。勃拉姆斯站在那里,觉得自己已流干了眼泪。那一刻,他希望舒曼康复,又希望舒曼死去。年的7月29日,舒曼离世。在他的葬礼上,克拉拉一身黑衣,头簪白花,一身悲戚之色。勃拉姆斯远远地看着。他没有身份,走过去安慰她;也没有资格,擦去她脸上的泪痕。只在葬礼前夕,他木讷地、慌不择言地说:“只要你想,我将用我的音乐来安慰你。”克拉拉没有回应。或许是她刻意回避,也或许是不合时宜;又或者,她根本没听懂22岁的勃拉姆斯,到底在表达什么。此后,勃拉姆斯以学生的身份,和约阿希姆一起,为舒曼送葬。葬礼结束,勃拉姆斯不辞而别,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也没和任何人打过招呼。他像一阵风,消失在风中。从此,他一生都没再见过克拉拉。从年到年,整整40年,他和她再没见过面。他曾告诉友人,我一刻不停地想她。他一直在资助她,关心她。他的每一支乐曲写出来,都会将乐谱寄给克拉拉。他的深情与克制,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那是一个狂热的时代。艺术家光怪陆离,极其叛逆。他们丧心病狂地,将人的天赋、欲望、恶习尽情发挥,然后天才一个一个出现了。可是勃拉姆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严谨。他不出错,不放纵,永远沉静,永远自省。懂得适可而止,避免奇谈怪论。在19世纪,勃拉姆斯茕茕孑立。他在漫长的一生里,严肃又克制地活着,未曾娶妻,也没有发生过桃色秩事。他经常旅行。旅行时,他会在口袋里塞满糖果,每到一处,就分给孩子吃。孩子们总是追逐着他,但他一生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他反复地写信给克拉拉,却不寄出去。晚年的时候,他烧了所有信。只留下几封漏网之鱼,让我们得已复原他的旷世深情。在一封年8月的信中,勃拉姆斯写道:“……我在对你的爱中,体会到了至上的安宁。”他赞美她的举世罕有:“我亲爱的克拉拉,对我而言,你是如此的珍贵,我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珍贵......”当他得知,克拉拉需要钱举办音乐会时,他暗暗资助她。他总是将乐谱第一个寄给她,他要她成为他的第一个听众。他始终相信,这世间,只有克拉拉懂他。但他不能靠近她,不能说爱。他用几十年的孤苦,保护克拉拉一生名节。40多年后,他老了。克拉拉也垂垂老矣。她成了病危的老妇人。岁月缩短了,剩下的光阴只手可数。年,克拉拉因病逝世,死时77岁。勃拉姆斯得知消息,老泪纵横:“从今以后,再也没有爱哭的人了!”他登上前往法兰克福的列车。因太过悲痛,坐反了方向,他在路上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两天。有时开了车窗,风钻进来,裹着他的热量卷走了。他像被剥了一层又一层,只剩下一个芯子,在混沌里痛彻心扉。抵达之时,克拉拉已经入土。他在她墓前,拉响写了43年的乐曲。一曲叫《因为它走向人间》;一曲叫《我转身看见》;以及《死亡是多么冷酷》和《我用人的语言和天使的语言》。全为她所作。曲子如泣如诉,悲伤汹涌。那个黄昏的落日,变成一只苍黄的篮子。水中月、镜中人都毫无例外地,径直漏向无穷的深渊里去了。拉完曲子不久,勃拉姆斯也猝然离世。他的离世,离克拉拉离世,仅仅隔了11个月。他的仆人说,离世之前,他曾关紧房门,用整整3天时间,弹奏为克拉拉谱写的钢琴曲。曲终之后,悲恸长哭。一个世纪之后,丽泽·穆勒在她的诗集《一起活着》里,写下一首诗,名叫《浪漫曲》,献给这段难以定义的关系:每当我聆听那间奏曲,凄怆,却盛放着温柔,我想象他们两人,坐在花园里在迟开的玫瑰花与暗暗流动的叶影里,让风景替他们发言,不留给我们任何可以窃听的私语。像一支歌已经唱尽,他们的故事,也奏完了终章,没有别的旋律可言。只是世人总是会问,为什么他不靠近,牵起她的手,一起走完余生?可世间真的会有人,情愿一生受苦,严谨地守在自己的秩序中,不打扰,不痴缠。兵荒马乱是自己的,幽幽暗暗明明灭灭也是自己的。他容不得生命里有污点,也不会留下罅隙去滋生流言,于是紧闭双唇,在岁月面前,将所有澎湃都说给自己听。深情总似无情,从来都是这样的。那一年,勃拉姆斯声名乍起。他乘坐火车,前往意大利。在苏莲托的橘子园里,他坐着,喝着香槟酒,看海豚在悬崖下的那不勒斯湾戏水,忽然泪流满面。有人问他:“勃拉姆斯先生,有什么不对么?”他黯然:“我只是想到一个人。”再问,什么也不说了。还能说什么呢。再提起,就是地老天荒的寂寞。一切已成烟云。悲欣交集的往昔,最后都归于寂寂大荒。如同大梦已去,一切了无痕。只剩一折乐章,在年后的长夜,讲述曾经的发生。文末点个,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周冲,本文经授权转自

TOP
3#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从P5开放一来,由于牧师输出装备的进一步支持以及相当一部分玩家对于打金分金模式的厌倦,产生了一批以大蓝符文超能当水喝的输出牧师,戒律炮台牧是其中的后起之秀,然而很多玩家包括我在内,对于戒律炮台牧的装备属性选择产生了疑惑,因为缺少前辈知识的指引,我们在配装上往往会受到法师,术士乃至暗牧的影响,因为戒律牧的输出技能天赋和上述职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的,无脑按照他们的经验来选择,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此,我对自己的一些战斗数据和属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其中可能不完善,有不少错误,给大家做个参考,也请大家予以斧正。

基础理论模型法伤10命中20暴击

战斗时间设定为秒,可以打50个惩击,一共耗蓝,初始蓝量大概是8,秒的魔血和祝福回蓝大概有0,大蓝符文有,最后算下来12,实际上如果我们挂痛啥的,耗蓝是不止的,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蓝就算加上各种回蓝手段,也难以支撑秒的战斗,除非PY小德的激活。在这种极限状况下,装备所附带的5回和额外的智力提升,都可以换算成多余的蓝打出惩击伤害。

在这个模型下,我对命中,暴击,回蓝,法伤,智力,做一个相对的换算。

节选内容如下: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我们戒律牧自己的惩击伤害理论模型:

总伤害=暴击伤害*暴击率*次数+平射伤害*(基础命中率+面板命中率-暴击率)*次数

1点智力提升的伤害=15*1.1/*总伤害/次数(1.1是考虑联盟王者部落哈卡取的均衡质,总伤害/次数是考虑了命中率和暴击伤害综合的结果)

1回蓝提升的伤害=20/*总伤害/次数(还是按照模型考虑秒内蓝打空,每一点回蓝在秒内能产生的蓝量来提升惩击的综合伤害)

接下来就是我自己进行的一些实验

面板如下:

换算表格如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法伤,战斗时间在秒以内的情况下:1命中=2暴击=10.4法伤,战斗时间超出秒的情况下:1命中=2暴击=10.4法伤=6.8的5秒回蓝=8.3智力

总结一下:

战斗时间秒内/蓝没有用完:

1命中=10.4法伤(法伤),11.4法伤(法伤),12.3法伤(法伤),13.3法伤(法伤)

1暴击=5.2法伤(法伤),5.7法伤(法伤),6.15法伤(法伤),6.65法伤(法伤)

战斗时间秒以上/蓝用完或者被迫使用低级技能过渡:

1智力=1.25法伤

1回蓝=0.法伤*战斗时间(战斗时间越长,回蓝属性价值越高,比如秒就是1.53法伤,如果秒就是3.06法伤)

举个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作为例子,戒律牧因为缺少天赋命中,所以装备一般都喜欢选择命中高的,这点和术士比较像,那么常见的血藤三件套和对应位置的BIS散件(2.5衣服/显灵长靴/暴风雪护腿)该如何选择呢。

血藤三件套:83法伤/4命中/2暴击/35智力,按照上面的换算等同于.75。(法伤)

散件三件套:法伤/2暴击/61智力,按照上面的换算等同于.65(法伤)

所以,BOSS战斗,蓝用不完的情况下,血藤套好于散件套,蓝用完的情况下,散件套好于血藤套。毛小怪的时候命中价值降低散件套蓝量法伤优势。

这样算起来,散件套综合属性比血藤套还是要好很多的,所以个人以为,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法师区术士区的理论,应该多研究符合我们戒律牧自身特点的配装属性模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