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腰椎间盘突出 [复制链接]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退行病变后,又在外界因素(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负重搬托、频繁弯腰等)作用下,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而致相邻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使腰腿产生一系列疼痛、麻木、酸胀等临床症状。是生活中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本病多发于20-50岁间,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史与性别、年龄、职业特点、外伤史及受寒凉史多有关联。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腰痛,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腰部酸痛,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其次是下肢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的第4~5腰椎、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

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

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是马尾神经症状,腰椎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也称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各种中、西药物治疗、热敷疗法、中药直接外敷法、牵引治疗、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甚至单纯的卧床休息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1)常用的药物有

舒筋丸:中成药名。由马钱子粉、麻黄、独活、羌活、桂枝、甘草、千年健、牛膝、乳香(醋制)、木瓜、没药(醋制)、防风、杜仲(盐制)、地枫皮、续断组成。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

主要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藤黄健骨丸:中成药名。由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烫)、淫羊藿、鸡血藤、肉苁蓉、莱菔子(炒)组成。具有补肾,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主要功效: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用法用量:口服,浓缩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骨刺消痛胶囊:中成药名。由制川乌、制草乌、秦艽、白芷、甘草、粉萆薢、穿山龙、薏苡仁、天南星(炙)、红花、当归、徐长卿组成。

主要功效: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3次。

抗骨增生片:中成药名。由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烫)、鸡血藤、肉苁蓉、淫羊藿、莱菔子(炒)组成。

主要功效: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骨刺平片:中成药名。由黄精、独活、威灵仙、鸡血藤、骨碎补、熟地黄、两面针、川乌(制)、锁阳、狗脊、枸杞子、莱菔子组成。

主要功效:补精壮髓,壮筋健骨,通络止痛。品用于骨质增生(包括肥大性腰椎炎,胸椎炎,颈椎综合症,四肢骨节增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50天为一疗程。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西药名。为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0mg,一日2次,或遵医嘱。

洛索洛芬钠片:西药名。为抗炎和抗风湿药。

用法用量:饭后服用。成人一次60mg,一日3次。

(2)广祥药店配制的药物对腰椎间盘突者有很好的疗效。

(3)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