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性这样的难言之隐,多数与不孕症挂钩 [复制链接]

1#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免费下载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全21册)免费下载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版)高清PDF免费下载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医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费下载

导读:今天学习朱小南先生治疗经前乳胀的临床经验及特色用药。

经前乳胀,历代妇科书籍中很少记述,而在日常门诊时所见患者较多。

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过去在封建社会,认为乳房是隐秘之处,即有胀痛,亦多畏羞而不言;二是本症在经前发作,至经来后能自行消失,因而忽略。

事实上这一症状,不仅能妨碍身心健康,甚至可影响生育,因此值得注意和研究。

临证间,凡遇经前乳胀者,多数兼有不孕症,患者专来医治经前乳胀者较少,多半是因为不孕就诊而询问症状时发现了本症。

根据多年来记录较完整的20例本症,加以分析。

01

症状分析与临证分析

经前乳胀,发生在经前,一般都在临经前3~7天;亦有甚至在经后半月左右发生乳胀,至经来一二天间消失;亦有直到经净后始行消失,于下次月经前重复发作,颇有规律性和周期性。

乳胀之程度,有乳房作胀,乳头疼痛,乳胀兼有结块及乳胀结块兼有灼热感等。

此外,在本文病例中兼有腹胀、腰酸及行经腹痛者17例,纳呆者10例,胸闷者8例,小腹旁吊痛者5例,性欲淡薄者4例。

其中8例经妇科检查,发现有输卵管炎者3例,输卵管阻塞1例,子宫发育欠佳者1例,子宫发育不全兼输卵管炎者1例,子宫颈炎、性神经麻痹者各1例。

20例患者大都有不孕史,2~5年不孕者11例,6~10年不孕者6例,11~13年不孕者3例。

02

分型

(1)肝郁脾虚型(14例):临经前胸闷乳胀,食欲不振,泛泛欲吐,腹胀或小腹坠胀而痛,间有小腹两侧吊痛感,脉象弦细,舌淡而胖,苔薄白。

(2)肝郁肾亏型(3例):临经前胸闷乳胀,腰酸肢软,平时性欲淡薄,经水初潮16~20岁间,脉象沉弦,舌淡少苔。

(3)肝郁血虚型(1例):临经前乳胀,头昏目眩,面色萎黄,精神疲怠,经水时常错后,量少色淡,脉象细弦,舌绛少苔。

(4)肝郁冲任虚寒型(1例):临经前乳胀,腰酸神疲,小腹有寒冷感,脉象细迟,舌淡苔薄白。

(5)肝郁火旺型(1例):临经前胸闷乳胀,口干内热,小腹疼痛,或小腹两侧胀痛,平时有秽带,脉象弦而稍数,舌淡红苔薄黄。

03

治疗

治疗方法,以行气开郁、健脾和胃为主。

用香附、合欢皮、苏罗子、路路通各9克,广郁金、焦白术、炒乌药、陈皮各3克,炒枳壳3克。

乳胀甚者,加青橘叶、橘核;乳胀痛者,加川楝子、蒲公英;乳胀有块者,加王不留行、炮山甲;乳胀有块兼有灼热感者,加海藻、昆布;

兼有肾虚者,加杜仲、续断;兼有血虚者,加当归、熟地;兼有冲任虚寒者,加鹿角霜、肉桂;兼有火旺者,加黄柏、青蒿;小腹两旁掣痛者,加红藤、白头翁。

04

疗程

于临经前有胸闷乳胀时开始服用,直至经来胀痛消失为1个疗程,如此连续服用3~4个疗程,可获确效。

05

临床疗效观察

20例中治疗次数最少者3次,最多者41次,一般多在10次左右。治后痊愈并怀孕者13例,症状好转尚未有孕者6例,无效者1例。

其中肝郁脾虚型14例,痊愈11例(其间10例受孕),3例好转;肝郁肾亏型3例中2例好转,1例无效;其余三型各1例,均痊愈而受孕。

06

验案举隅

例1、贾某,30岁,门诊号:。

婚后生一女,迄今已12年未孕。曾患子宫炎,业已治愈。

现在经期尚准,惟经前有乳部胀痛,胸闷纳呆,常有饥嘈,经来时亦有乳部胀痛,脉象细弦,舌苔薄黄。

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乳胀不孕。西医诊断为输卵管阻塞。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当归、白术、枳壳、娑罗子、路路通、橘核、乌药、青橘叶、陈皮。

至经来腹痛时,用原方去娑罗子、路路通、橘叶核,加白芍、延胡索、乳没、木香。

经治疗9次,逾6个月怀孕。

例2、程某,30岁,门诊号:。

婚后5年未孕,经来先后不一,经前1周乳房胀痛,经行时小腹胀痛,平时多秽带,小腹两侧时有隐痛,行经时更有吊痛感,口干内热,胸闷腰酸,脉象细数,舌苔薄黄。

诊断为肝郁火旺型乳胀不孕。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当归、娑罗子、路路通、橘叶核、白术、红藤、枳壳、柴胡、陈皮。

平时小腹两侧隐痛,有腥臭黄带时处方:白术、茯苓、陈皮、樗白皮、白槿花、川黄柏、红藤、白头翁、怀山药、山萸肉、白果。

经连续治疗8次,于1年半后怀孕,足月分娩。

例3、马某,35岁,门诊号:。

婚后8年未孕,月经偏后,经前预感乳房胀痛,经来时小腹冷痛,平时性欲淡薄,带下连绵,腰酸神疲,脉象细迟,舌苔薄白。

诊断为肝郁冲任虚寒型乳胀不孕。

经前乳胀时服用处方:香附、郁金、橘叶核、白术、陈皮、合欢皮、枳壳、乌药、鹿角霜、陈艾。

经净后10~20天处方:鹿角霜、肉桂、巴戟天、仙灵脾、当归、川芎、白芍、杜仲、川断、阿胶。

经治疗17次后怀孕。

07

讨论

推敲经前乳胀的病机,主要为肝郁。

盖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如受情志刺激,气郁滞留,难于疏泄,横逆犯胃,于是肝郁胃阻,两经经络相应地受到影响。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症见乳头疼痛,乳房作胀。临证间可以证实肝气郁结和乳胀有着密切关系。

有一杨姓患者,婚后11年未孕,临经胸闷乳胀,经来1天自消。于年11月间,经净1周,因事动怒气郁,又现胸闷乳胀,一若临经前所见之征象。

由于肝经的循行部位是“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灵枢·经脉》),因而某些生殖器疾患常与肝经有关。

《素问·骨空论篇》谓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而主孕育。

任脉与肝经亦有密切关系,两经经脉同行小腹,且任脉有腧穴,如曲骨、中极、关元等都和肝经相会。

当经水将来之时,血海充盈,小腹也相应地有紧张感,于是肝经郁滞之象更为显著,上则见胸闷乳胀,下则小腹胀痛。

经水来后,血海渐空,故小腹紧张感也随之消失,肝郁缓和,故乳胀腹胀亦平。若此周期性反复发作,日久则导致不孕。

治疗本症,宜持之以恒,须于经前乳胀时开始,直到经来胀痛消失为止,连续3~4个月,可获确效。

往往有部分患者,上月治疗后,本月经来时未感胀痛,以为痊愈,便停服药,而至下次经前,诸症复作,以致功败垂成,殊可惋惜。

乳胀之症与肝经关系最密切,治疗一般以疏肝理气为主。思《瑞竹堂方》四制香附丸及《奇效良方》一品丸,两方都以单味香附为主。

香附,能理气调经,为妇科要药,朱老用以配合郁金、合欢皮,两味皆能理气解郁,郁金又能活血消胀,合欢皮更可解愁,三品相配,相得益彰。

再加白术、陈皮、枳壳健脾和胃,以增进食欲,取指迷宽中丸之意。

娑罗子(天师栗)、路路通(九孔子),疏通经络。朱老常以两药同用,服后上易嗳气,下则放矢,因而乳胀、腹胀俱减,效颇显著。

乌药则香窜散气,能消胀止痛。

综合全方有疏肝开郁,疏通经络,调经止痛,健脾和胃之功用。

青橘叶,有行气疏肝消结之功,橘核,能温化消结,两药历来为治乳房结核之专药,乳胀甚者可加入。

川楝子、蒲公英利气止痛,消肿散结,两药治乳痈颇能获效。

王不留行、炮山甲性善走窜,通络而消结块,今用二味研细末,每次服1.5克,有消除乳房结块之效。

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性寒又可散热,可解乳部郁热。

红藤(指《本草纲目》茜草条附录所谓血藤,非省藤)合白头翁,治疗临经乳胀小腹两侧吊痛,兼止带下卓效,用量各为12克。

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朱小南论妇科》,朱世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年1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中医几度秋凉》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小郎中学医记)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