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行业:生物蓝海 成长舰队
摘要:
《生物技术规划》将推动我国从生物科研强国买入产业强国:科技部近日印发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了生物技术演进的路径和目标。规划突出了技术发展的系统性,有助于形成从科研到产业、产品的技术体系,是我国从生物科研强国到生物产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持。
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将以重大疾病诊治为突破口:规划中指出,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创新的方向将在于突破一批药物创制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包括新型诊断试剂、新预防疫苗、治疗性疫苗、单抗等。这些领域的技术的突破将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的培育,为生物产业下一轮重要品种发展提供优良土壤。
国内单抗行业渐入佳境,产业化腾飞在即:单抗是全球重磅品种的温床。
我国的单抗产业起步较晚,随着百泰生物和中信国健等几家国内厂家的单抗产品上市,市场经过了初期普及、将扩张迅速,稀缺产品的盈利能力也将显现。建议重点关注中信国健(兰生股份参股公司);此外,海正药业、双鹭药业、丽珠集团等也在积极进入单抗领域。
小分子靶向药物:化药领域新的抗癌明星。国内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较快,多家医药企业已构筑了自身研发平台。其中,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化学药龙头,未来几年将是国内小分子靶向药领域的领域企业,也将是替尼类市场扩张的主要受益方。
重组蛋白领域:分享长效品种市场。从全球情况来看,长效的重组蛋白类药物有更好的市场接受度和潜力。国内的制药企业在长效品种开发方面已有一定积累,目前部分品种已处于审评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临床研究的积累,国内将有更多的长效产品出现,长效品种市场将有所突破。推荐长春高新、双鹭药业。
治疗性疫苗和癌症疫苗有大发展。国内疫苗的支付端是二类泾渭分明的市场,一类疫苗由于财政投入额度有限,基本无法孕育出重磅品种。二类自费苗由于需要考虑支付能力和接种率,定价上会有所权衡。在国内疫苗市场环境下,治疗性疫苗和癌症疫苗是未来最有可能产生大品种的领域。
推荐华兰生物、智飞生物。
体外诊断任重道远。体外诊断的技术突破主要在两个层面:1、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发现和筛查;2、标志、展示技术的更新以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我们理解,由于诊断品种的支付动力和医院成本化属性,诊创新发展将相对缓慢,其中突破较早的领域可能在于重大疾病(主要是肿瘤)筛查产品。相关公司科华生物、达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