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关注贵州让土里长出金
TUhjnbcbe - 2024/4/6 15:59:00

年夏,贵州天柱县南康村,一场乡村产销对接会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竹藏酒、西瓜、折耳根,外乡访客挑花了眼,人均抬回西瓜三五只。

由夏转冬,南康村几百公里外的朱昌镇,脆甜爽口的大萝卜成了当季的养生佳品,10万斤碧秀佳牌白萝卜还乘船出口到了迪拜。

安顺市普定县,与广州、深圳、青岛诸多沿海城市间的“韭黄直供合作协议”正相继落地……

“一颗萝卜甜蜜迪拜,一束韭黄温润沿海”成了今年两会、贵州省递交的爆款成绩单之一。

对于越来越多的贵州乡亲们而言,土里“长金子”,并不是多意外的事儿。

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发展的香葱产业。徐其飞摄

“革命”

盛产西瓜的南康村,不仅有15亩甜瓜种植基地,还有20多亩大血藤基地、10多亩蔬菜基地和多平方米的黑毛猪养殖场。94户村民以“生态股”形式入股当地龙头企业,凭西瓜一项,每户就能年入过万元。

不过,“南康故事”只是过去一年黔贵大地“故事会”的一角。

从整体上来看,年,贵州有万户、.2万村民像南康村民一样实现了户均增收过万元,人均增收余元。

百姓福利外自然也少不了产业红利,一年来,贵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了6.8%,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没有概念?嗯,前者的涨幅是六年来同期最高速度,后者更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8个百分点。

什么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正确打开方式”?去年2月,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用一句话给出了回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如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贵州的“官宣”短而精,就是要在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方面下足功夫。具体来说,即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于各地的产业,以蔬菜、茶叶、家禽、蘑菇、草药等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的玉米种植,同时,政府也要帮农民掌握种植技术、管理模式和营销技巧。

有朋友要疑惑了,脱贫并不必然要“调结构”。确实。但贵州的情况不同于一般。

当地坡地多平地少,有着特殊地理环境和立体气候,想要发展“高效”的农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把低效作物拿下来,将刺梨、食用菌、石斛等资源禀赋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作物种上去。

怎么提效增收,就怎么来。

湄潭县湄江街道七彩部落的茶叶产业。徐其飞摄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种桑养蚕产业。潘德玉摄

眼界

连续两年GDP增速位居中国第一的贵州,为何集全省之力将“矛头”对准农村产业?

道理不难解。毕竟,发展的“风驰电掣”离不开“攻坚克难”。按总书记的要求,脱贫攻坚时间表到了“决胜之年”,贵州尚有上百万贫困农民需要脱贫、有万农民有待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是贵州举省的一个精神杠杆,撬动着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奋起直追。

面对这种紧迫性,传统常规的办法已难“短期发力”;实现农业结构的全面变革、进而完善“人类减贫史中国奇迹的贵州篇章”,必须要靠超常规的、带有革命性的举措。

与此同时,贵州显然也注意到了过去一年又一关键时间刻度——乡村振兴的开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借力农村产业革命,既是补齐短板、明确走一条以振兴农村产业为重点的全面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也是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与工作统筹。脱贫,更要致富。

如今,贵州这轮产业革命的“秋收账”与“生态账”也都陆续到了位。

比如来自广西的丝绸企业,在古老而原生态的水岩村群山之中建起了崭新的自动化缫丝厂;浙江的农业科技公司把仿野生栽培方式引入了秀峰山下的秀峰村,村里人第一次见识了“科技为农业插上的翅膀”;白及、金铁锁、金钗石斛等一大批濒危野生中草药在贵州逐步实现了人工栽培,黔地灵药宝库开始为产业兴旺释放“药效”……

与之同步,山坡地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玉米等作物的“退出”、网箱养鱼的全域取缔、农药施用量的负增长等也让“绿色”成了这场革命的厚重底色。

星火燎原之势已成,奋起的号子响彻山间。“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让黔贵乡村振兴可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

作者:宋夏

编辑:赵子滟

编审:干江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关注贵州让土里长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