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坪地镇之前,我去过很多地方,要不就是海拔、气温合适没有路,要不就是有路但是海拔、气温不适合,刚开始来我也很担心,可不曾想到才过两年,你看看这里,道路四通八达。”天柱县坪地镇凸屯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姚玉文说到。
“凸屯村是我镇以前的深度贫困村,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也不方便,基本上都是靠外出务工维持生活,自从江夏华茗中药材有限公司入驻之后,流转土地和山林余亩,发展种植竹节参、丹参、川乌、白术等名贵中药材余亩,林下套种了多亩的七叶一枝花和竹节参,今年新增林下中药材种植亩,带动了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增收元以上,成了群众的“金主”,而四通八达的道路理所当然的成了群众的“致富路”。”坪地镇党委书记杨佐龙与笔者说到。
坪地镇有7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共户人。居住分散、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成了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坪地镇完成了到湖南的多条出省通道建设,对外交通网络不断优化。“组组通”项目全面铺开,共建设“组组通”公路24条68公里,总投入万元。实现了30户以上自然寨全部通水泥路。切实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串户路和“庭院硬化”项目全面覆盖,成效显著。道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成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路”。
在距离集镇15公里的阳寨村,因位置适宜让阳寨村多了一个“金叶村”的称呼。北纬27度清香型烤烟成了阳寨村的招牌。
“之前种烤烟都是看“天”,天气好,路好走,烤烟收得快,就能及时烘烤,若是碰到下雨天,路不好走,一天能摘的叶烟就少了,其它的错过了最佳烘烤时间,成色就不好了,卖不出价钱。这几年好了,从小路变大路,从泥巴路变水泥路,我家的房子也从小木房变成了大砖房。”阳寨村烤烟种植大户周彰毕笑着说到。
家住坪地镇桂袍村的汤志根,因交通不便利,地区条件差而致贫,实属困难的他抛下家中老父母外出务工,一次春节回家他看到了家中变化后,决定留下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自己养殖马蜂、种植辣椒,一年除去成本可以赚到3万多。
“在外面一年赚的钱也不少,可是到年底硬是没有存款,之前也想过趁年轻在家做一番事业,可是交通实在不方便,去赶场来回一趟要3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方便了,车子直接可以开到集镇卖辣椒、卖蜂子”汤志根说到。
通组路串户路的项目实施建设,给坪地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方便了出行的同时加快了产业发展,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年,坪地镇种植烤烟余亩,种植辣椒亩,种植主体1余个,每亩平均收入近0元。发展林下养鸡,占林地面积约亩,现存栏1.22万羽,累计出栏7.18万羽,发展林下养蜂近箱,竹节参、丹参、川乌、白术、七叶一枝花、青钱柳、铁皮石斛、钩藤、大血藤等中药材近0亩。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