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围过半区域将改造
增加配套设施示意图 文/图羊城晚报吕楠芳通讯员穗规宣 广州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经过多轮讨论和听取民意后,终于尘埃落定。昨日下午,同德街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将通过搬迁8大货运站场、整治改造5条城中村,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依托4个地铁站打造四大城市综合体等方式,不再增加该地区的居住人口,打造便利交通,建设“幸福围”。 规划会上,广州市长陈建华要求市建委、规划局、交委对现在各个功能片区里面类似金沙洲和同德围的片区进行梳理,“有没有同德围第二、第三?不能等到问题出现后再解决,而是要未雨绸缪,把行政、市场的资源往这里配置,否则永远都有同德围和金沙洲。” 超过一半区域 将进行改造 同德街的现行控规始编于2006年,批准于2011年4月,初步奠定同德围改造的基础。而昨日通过的新规划重新划定同德街的范围:位于白云区“一心三片”——白云新城文化商业功能片区的西南部,规划范围西、南为石井河,东为新市涌和京广铁路,北为德康路,面积3.81平方公里。 规划将同德围总体定位为:多元化、优品质、综合性的城市幸福社区。规划总体思路是:按成片改造思路,总体分为现状保留区、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区。现状保留区160公顷,占42%,实施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区72公顷,占19%,全面改造与整治改造结合,打通规划道路,增加配套设施、提升环境品质;旧城改造区:149公顷,占39%,对现状工厂、仓储实施“腾笼换鸟”,增加道路、增加配套设施等。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区域需要进行改造。 八号线北延段 2016年底开通 交通是同德围“突围”的关键。据了解,备受关注的地铁8号线北延段计划2016年12月开通,将增加4个地铁站——鹅掌坦、同德围、上步、聚龙站,与上版规划相比,增加同德围站。 主干道增加3条:现状1条主干道,增加3条主干道,包括新市涌高架、快捷路联络线、东部通道等。道路面积增加1.3倍:规划道路用地100.7公顷,比现状43.4公顷增加了57.3公顷,人均6.9平方米。对外出入口增加12个:现状6个、规划新增12个,加强往东、往西的交通连接。 此外,根据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任务,搬迁改造11个货运市场,规划范围内有8个、用地29公顷,规划改造为商业用地及公共绿地等。广铁的货运功能将搬至江高镇大田村新的铁路物流中心。 交通评估认为,同德围打造五纵十横的干道络后,地铁为同德围交通的重要支撑,4个地铁站高峰小时的承担率达50%。新市涌高架可以疏解内部西槎路50%的交通流,打通同德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出口,搬迁8大货运站场、同时对货车进行限行,增加人行天桥、设置港湾公交站等,出行压力大大降低。 依托地铁打造4大城市综合体 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也是目前同德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新版规划中明确,人口14.5万人保持不变,地区内不再增加新的居住人口,控制保障性住房、经适房、商品房等新增居民点。还将提供5.8个工作岗位,职住比例1:2.5,减少外部通勤人流。 而公建配套设施大幅增加——中学6所:新增2所、现状保留4所;小学12所:新增5所、现状保留7所;幼儿园20所:新增4所,现状包括16所;综合医院两所:新增2所、各200床位,南北各一个,其中北部同德围医院已进入建设阶段。老人院2所:新建1所,现状改造1所,共700床位,其中新增250床位。 此外,将依托4个地铁站建设4个综合体,服务4片居住区,总净用地22.2公顷,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3.3,功能以商业金融业为主,办公、文娱、公寓为辅,形成居住区服务中心,为同德围注入活力、魅力。 文物和历史建筑 全部原址保护 规划总建筑面积比上版控规增加6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的地块全部为政府统筹下的储备用地及城中村改造用地,已出让用地指标不变。规划中还明确,该地区可出让用地共27.1公顷,占总用地比例7%,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其中商业75.7万平方米,居住5.7万平方米。初步估算,同德围整治包括征地补偿、市政建设、拆迁改造等,同德围改造需投入54.6亿元,如果包括新市涌高架建设费用约9亿元,则总投入为63.6亿元。本次规划可出让建筑面积81.4万平方米,按照楼面地价1万/平方米计算,可实现产出81.4亿元,可实现17.8亿元的盈余,作为同德围整治的资金。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有两处区登记文物——上步周氏宗祠、田心林氏宗祠和2处推荐历史建筑,均现状包括,并划定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落实文物保护要求。另外,在同德围横滘村,还有6处推荐历史风貌建筑,规划按原地保留及异地迁建相结合,集中保护的方式进行控制。 田心村整体改造 其余4村进行整治 目前同德围地区有5条城中村:田心村、鹅掌坦村、粤溪村、上步村、横滘村,这5条村都不属于此前确定的52条全面改造的城中村,现状毛容积率平均1.75,其中鹅掌坦2.0最高,粤溪1.2最低。根据今年6月4日同德围咨询监督委员会意见及白云区政府意见,横滘、上步、粤溪、鹅掌坦4条村2/3以上村民代表不同意改造,希望通过对旧仓库、旧厂房设施改造提升整体环境。而田心村实施整体改造,已经获得100%村民同意并经市三旧办批复改造方案。 实施整治的4条村,主要分为村住宅保留区:保留建筑质量好、布局整齐、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地块,约为4条村住宅部分的80%。村住宅安置区:用地5.2公顷,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含市政府和区政府要求原保障房用地调整为安置周转房的2块共3.9公顷用地,安置开通道路、环境整治需要拆迁的村住宅。村经济发展区:用地31.2公顷,建筑面积共84.3万平方米,按集中布局原则,多次征求并落实村集体意见,保障了村集体的经济发展。
吕楠芳、穗规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