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个美丽安静的地方,依山傍水,放眼望去满是绿色。
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儿时故乡的柿子树。
山上屋外,
或远或近,
东一棵西一棵,
都是守望着故乡的柿子树。
在父母亲的那个年代,柿子树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父母亲说,那时候生活很穷,物资匮乏,看到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每每走到树下,脚步都挪不动了。
民间有俗语:“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每年秋风萧瑟,草木零落之时,山上的野柿子就红了,一簇簇、一串串高挂在树梢上,在明丽的阳光下,闪烁着晶亮的光泽,令人垂涎欲滴。
每当摘柿子的时候,树下围满了人,
一片欢声笑语。
爬树之前,
先将一条绳子一端系住篮子,
一端缠在腰上,
抬头瞅一眼柿树,往手心唾一口唾沫,
两手一合一拧,
噌噌几下就爬上了树顶,
坐稳之后再将篮子吊上去。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柿子摘下,
一个一个放进篮子里,
小伙伴们则在树下仰着小脸儿数着数,
其实嘴里早流满了口水。
…………
柿子摘的差不多时,
长辈们会交代在树的顶端留几个,
说那是留给鸟儿的,
这是家乡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习惯,
可见乡下人纯朴善良的心
和大自然是多么的和谐。
如今,生活水平渐渐提高,
有点苦涩的野柿子挂在树梢
已经鲜有人问津,
它们成了鸟儿最好的食物。
记忆
而那一树红彤彤的记忆
是我们在回味童年时的一份印记。
的确,望着这些柿子,
内心深处却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脑海里不时闪现出一群站在树下
翘首枝头期盼着柿子成熟的
馋嘴小孩子的身影。
摄影:边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