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熬制第三批梨膏的同时,熬制了一锅,因常听身边的女性朋友反馈自身的生理状况,绝大多数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诸如月经不调、周期混乱、痛经等;有的量多,色深有血块,甚或淋漓不净;有的量少、色淡,甚至闭经、提前停经等等…各种症候。
也许是现代饮食与环境的影响,也许是生活自身方式的影响,当然也与女性本身特殊的气血运行、相比男性承受社会与家庭压力更大、情绪多变等等因素有关。而生理的不正常,又导致整体体质的逐渐下降,比如由于气血不足或阻滞而导致怕冷、腰酸、耳鸣、失眠、易怒等等…反过来再影响生理周期,如此形成不良循环….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生理“以肝为用,以血为藏”,所以对女性朋友来说,气血的充足与运行意义重大。以上诸多问题,或许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气血上。
鉴于此,灰喜鹊推荐选用《当归养血膏》和《复方血藤膏》,分别主功补养气血、滋养肝肾;和补血活血、行瘀调经。
这两个方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君药都大剂量使用、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余药料则少量配伍作为补充、佐使。前方君药为当归,后者则用鸡血藤。
[当归养血膏]补养气血
主要用于育龄期妇女日常补血养血;
及更年期妇女滋养肝肾、延缓衰老;
如见明显气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乏力、肌肉消瘦、
经量减少色淡乃至经闭,赤白带下等症者,
可略加大用量使用。
当归被中医认为是“女科之圣药”,“血中之圣药”,《神农》《纲目》等等本草典籍均大加推崇,味甘而重,气轻而辛,既能补血、又能行血,功效主要体现在“养血补血、活血调经、润肠润燥”。《当归养血膏》顾名思义,以当归为君药,并配合*参、熟地、阿胶,以及白芍、川芎等等调理气血、养肝柔肝、补肾填精的上佳药料制作而成。该方来源于《中药成方集》,是一张近现代使用广泛、功效明显的效验方,男女气血虚均可使用,以育龄女性使用最多。
保持原配方不作改动,但修改现代工厂化生产方式为古法熬制。主要:一精选药料,如阿胶用东阿阿胶,不惜物料,当归用甘肃岷县产地直购精选道地手工头片,无硫熏、口感甜辛;*参用甘肃产白条*,手工剪段、无硫熏、口感甜香;以及三制熟地、无硫茯苓、义乌红糖等等....
二恢复古法工艺,从配方、挑选,炮制,到熬药、取汁、浓缩,再到熬糖、熬胶、小火收膏,前后工序达60多道。
[复方血藤膏]
补血活血、通经活络、健脾补虚、调经
主要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量偏少、月经色暗有块等症;
同时对男女因血虚血瘀导致的手足麻木、关节酸痛等也有很好的功效。
鸡血藤,主产于岭南地区,藤本,药材断面纹理奇特,以之煮水,则水色鲜红如血,尝其味苦涩。功效主要是补血、活血、通经络,典籍纪录其可“去瘀血、生新血”。
最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及血虚痹症。药性温和不燥烈。
[复方血藤膏]以大剂量鸡血藤为主料,配伍糯米、黑豆、川牛膝、续断等等补虚、活血、通经络药材,熬制精炼而成。
原方纪录实际是用岭南当地的滇鸡血藤事先制作滇鸡血藤粉投料,而我们改用了药典品鸡血藤,两者功效接近而侧重点略有不同,相比滇鸡血藤的活血痛经为主,鸡血藤功效更偏向于补血活血通经络。同时选择直接投料药材熬煮取汁,如此质量更能确保把握,但也带来了工序与时间耗费的成倍增加。
原方还使用大剂量糯米粉和麦芽糖作为辅料,最终成品为干燥块状,使用前需自行切取小块后用开水、黄酒调和炖化后服用。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特地修改工艺将成品做成膏滋状,同时在熬制过程中增加黄酒添加量,以使鸡血藤成分浸出更完整充足。
在制作过程中又发现大量糯米的使用会导致成品极易发霉、不利存放,同时大量糯米淀粉导致口感变化,故修改配方和工艺:第二次制作大幅减少糯米用量,加用适量山药、白术以作补偿,发现依然在两个月后发霉变味;此后花费一年多时间继续修改配方和制作工艺三次,制作样品于不同环境保存,赠送不同人群试用等等......最终确定完全去除糯米,改用山药、白术、炒麦芽、制黄精代替糯米的健脾补虚功效;
10月份正式制作一批,并将麦芽糖减量少许、加用蜂蜜,收膏程度更老,如此既以利于存储,同时口感上也降低了苦涩,易于入口。
:1、[当归养血膏]:每日1-2次,每次1-2勺,开水冲泡搅匀,温服即可。以半空腹服用为最佳。注意: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小儿、外感发热慎用,便溏腹泻暂停使用。2、[复方鸡血藤膏]:每日1-2次,每次1-2勺,用热黄酒与热开水各半冲泡,化开搅匀后温服。以半空腹服用为最佳。注意: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小儿、外感发热慎用,便溏腹泻暂停使用。过敏体质慎用。当归养血膏膏体口感味甜、略辛、微苦,当归香气浓郁;
复方鸡血藤膏膏体冲泡开为血红色,气香,味涩较明显、微苦微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