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娱观察(ID:wldygc)
作者/苏苏
“你看今年是影视寒冬,但其实我已经推了大概有七八个(网大)项目了。”
入行5年,编剧苏悦年积累了《七剑下天山》系列,《笔仙大战贞子》《魔国志》《狄仁杰之蚩尤血藤》等作品履历。更大量的则在这串数字里隐身——已经拍摄的40部,没拍的大概10部,投稿未中的,包括梗概至少20部,总共累计票房近八千万。
苏悦年的编剧代表作品
理科出身,爱好文字,享受自己的文字影视化的苏悦年经历了不问回报海投剧本、听甲方意见跟热点2小时出故事梗概到自己做制片人掌控内容方向的进阶,谈及这些年的变化,他也不讳言,以前为赚钱接项目,如今忙不过来,综合权衡,需要拒绝一些综合价值没那么高的项目。
受访时,他正有作品在爱奇艺、腾讯热映,也曾和朋友开玩笑,形容自己是走量的“流量型”编剧,现在的苏悦年有四五部担任制片人的项目,他更愿意以编剧型制片人来定义自己——自己写剧本,有对本子的判断能力,同时在项目上具有制片人的思维视野。这种编剧型的制片人,毫无疑问职业半径更大。
苏悦年编剧的《豹子头林冲》正在爱奇艺热映
目前,苏悦年正带领团队主动孵化一些网络电影,他说,这些项目不跟市场的流行趋势,一定是平台喜欢,贴合政策,同时又考虑到市场的。团队还在做网络剧的试水。
“我做剧,也不会把网络电影扔掉”。苏悦年自白,做剧只是这些年做网络电影的一个升级,和对自己能力的一个提升,当提升之后,再返回来做网络电影,就会对其有一个更深层的认知。
01
块开始的入行之路
苏悦年入行的第一桶金是块。
那是新媒体影视内容汹涌蛮荒生长的年,出版过两本悬疑恐怖小说的苏悦年到北京追梦,每天各种影视群里都有甲方求稿信息,同时绝大多数剧本在提交后渺无音讯。
彼时,苏悦年就是这样的乙方个人生产者。他有满腔热忱,加上睡觉的床和在床上支起的一张小桌,就是全部生产资料,每天不问来路不停写,连剧本格式都是现学的。苏悦年介绍,他不管群里要稿的对方是不是骗子,假如人今天要一个12集的刑侦网剧大纲,自己就会马上开始写,第二天就给到,可能随后就没消息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常见。
就这样攒了一堆各种梗概,持续地写了大半年。他把这种尝试视为某种锻炼,“可能你就砸准了呢?有东西写总比没东西写要好”。
机会终于垂青。一天,群里又是一个征稿剧本需求。“老师,我有,我可以给你”,苏悦年回忆,其实手里哪有合适剧本呀,就得现写。那天晚上他熬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中午起来继续写,晚上就给了对方一个2万多字的剧本,原本没有抱太大希望,对方第二天早上却转过来块钱,“这个东西有戏呀”,苏悦年又惊又喜,算是一只脚踏入门内。
他与对方因此达成“打包”合作。每天上午,当类似出来一个叶良辰的热点,他就能马上用2小时写一个梗概,从下午1点坐到晚上12点,交出一个完稿剧本。这些项目当时基本全拍了,现在很多也下线了,苏悦年也不大在简历里提,反正鬼片居多。
随后,他写的《笔仙大战贞子》在投资回报和市场反馈上都还不错,便一路向大公司投稿,“我还得往上走,想‘砸’一些大的平台”。
他甚至从公司客服问起,“你们需要剧本吗?我可以免费写”,那时网络电影公司正迅猛崛起,他们的制片人报项目,也需要梗概,“我就一直写,一直写。他们只要要,我当天就能给”。这样的梗概很多投了未中,中了的也是如今自己愿意提起的。“那时候其实心里不图钱,只是希望有一个更大的项目,能‘砸’中就可以。”就这样慢慢在圈内站稳,成名,有了选择权。
苏悦年不否认自己的努力勤勉。他说如果客户不满意剧本,自己正半夜睡觉也能马上起来修改,他有相信自己可以写好的那种冲劲。或者今天开完会,明天后天就可以把这个修改完的剧本再给到,然后再开会,再改。
有意思的是,那时一些“不满意”的意见,其实对方也不甚懂剧本,说不太上来想要啥,只是不满意。但苏悦年也会尽量根据对方的要求改,甚至一度在自己没活的时候,10分钟的短片剧本块钱也想接,“我说这块钱我不要了,我给你写。”
“我觉得很多网络电影人,他可以为了一个戏放弃很多东西,因为这个是他们梦想的敲门砖。”如今转型制片,对作品有了话语权,状况不同往昔的苏悦年不无感慨。
02
编剧型制片人的身份转换
转型制片人是在年底,当时苏悦年拿到一笔30万的投资准备制作一部僵尸片,开拍前夕一纸通告,这类神神鬼鬼的类型受限了。
箭在弦上,他只能带领大家连夜重新写个剧本,第一部作为制片人的项目在缺钱、缺人的极端艰难条件中完成了,所幸结果并没有赔钱。“无论作为编剧还是制片人,我是幸运的”。苏悦年感慨到。
当行业面临“只要能拉到投资,就能做制片人”的环境生态,苏悦年不否认制片是多给自己的一个机会。但他同时表示,制片人可能更加要懂编剧的创作,才能把握好这个项目的核心。“一个项目能不能成,我觉得剧本本身好坏,其实是其次,主要是核心卖点和亮点能够打动观众。作为制片人,要协助编剧将剧本的价值点放大,而不是努力要求他们在众人的意见中,成就一个所谓完美的剧本。”在苏悦年看来,爆款的网络电影大多是学会了如何放大核心价值点,而不是对它各种吹毛求疵,这种看项目的眼光很重要。
而自己同时兼顾了内容和制片。他给自己定下的初心是无论做多少个戏,一定不要忘记自己是以内容为核心,所以现在还坚持继续写,继续多写多感悟,做一个内容型的制片人。
几十部作品磨砺下来,基于过往的职业经验和敏感度,苏悦年自认在每个项目的策划方向上抓得比较准,“相比于剧本能力,我的优势更在于可以抓到市场观众喜欢的点,接到一个项目我会先思考,这个项目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点,它的优势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进行下一步创作。”
除了对内容点的敏感,苏悦年更会从制片层面去考虑项目,这其实也源于多年的编剧经验。他给我们举例,受限于网络电影的投资体量,当面临同样一个场景,就需要思考如何更省钱把这个东西做到更好,用一些小的场景来代替大场景,用有吸引点和噱头的故事情节,代替比较浪费钱的支出项。
网络电影编剧制片人苏悦年
他一直铭记一位前辈导演的劝诫:“如果谁都能写网大的话,为什么还有一个网络电影编剧群体?”苏悦年说,但编剧很多时候自己说了不算,“我做制片人的话,就可以把控我这个剧本的走向。”
他同时表示,如今越写到后面,越有一些敬畏之心。自己会从快节奏,强故事,满足观众猎奇刺激心理的创作到更会考虑剧作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在这些基础上,把塑造人物看得更重要一些,“在任何一个故事里,人物写活了,用人物抓住观众,这个故事都是一个特别好的故事,”在他看来,没有人物,绝对不是一个好故事。
“我现在其实不大想写那些太玄乎的东西,尽管它肯定很有卖点,但你只是停留在这个项目爆了,观众可能不记得这个编剧。”追求从量到质的思路转变,不想在舒适区里重复自己的苏悦年继续他在创作路上的挑战。
03
“大部分现实题材在网络电影走不通”
采访间隙,苏悦年掏出手机,给我们分析目前市场上映的网络电影,改编方向,尺度,人物设定,分账成绩等,这也是他每天习惯的功课。
他说自己现阶段养成的经验是,打眼看上一个剧本,就能大概知道,这个项目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成为爆款。
“项目能不能赚钱,其实跟导演的拍摄和制作水准等有很大关系。但是单就剧本和创意点而言,当我看到一个项目的核心卖点、亮点,剧本写作的质量,就能大致推断出这个项目,在市场上到底是什么水平。”
苏悦年作为制片人的项目《聊斋残卷之六道天书》
苏悦年举例,对于公共IP和历史人物的改编不能步伐太大,最好基于在观众的传统认知之上,做一些卖点的设定。
而青春、爱情、办公室职场、商战风云等现实题材,一般来说不大适合在网络电影里发挥,但如果能找到“大地震”这种现实主义的点,也完全可以。从剧作上,如果前几场戏完全吸引不了人,整个戏下来没有什么主题,没有人物故事,没有核心卖点,那这个项目完全没有拍摄的必要。
苏悦年分析说,这也是一些网络电影项目在题材选择上的不当和剧作上的传统保守而折戟的原因,到如今做自己的项目,“既要保持网络电影的强卖点属性,又要保证它的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特质”。
另一方面,让苏悦年有些困惑和矛盾的是,他想用不同于以往气质的网络电影在市场上做一个创新突破,但又觉得观众的审美其实进化得没有那么快。“靠网络电影打发时间的观众,还真不是靠他们的品味来引领网络电影的内容变革。”
苏悦年认为,现阶段网络电影市场还是在广电和平台的政策调控下,创作者用适合导向的内容去打通观众,去引导观众审美往上升的层面走。
今年,苏悦年制片的几个项目也会陆续上线,下半年也有计划中的项目在筹备,或许,理解观众、尊重观众,于创作者而言真的是一个终生课题,但积极思考,作出尝试与改变永远值得推崇。
制片人
长按识别
年,乐视曾试图对院线电影《消失的凶手》进行网络点映,结果遭到各大院线的集体抵制,乐视不得不作出妥协,取消点映活动。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之后,乐视当初没有做成的事,如今早已司空见惯。
前几天,网络大电影(ID:wxs)发布了网大成绩单,超30部网络大电影票房分账突破了万,其中有3部影片为网络和院线同步上映(简称“网院同步”),分别为《S4侠降魔记》、《九门提督》和《天下第一镖局》。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网络大电影都在申请“龙标”,也有越来越多的龙标电影选择了网络首发,以至于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年,“网院同步”的双渠道发行已成燎原之势,准同步影片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先网后院”的新尝试。
53部龙标网大,9部真正走进院线,尚未出现成功案例!
网络大电影(ID:wxs)了解到,年拿到龙标的网络大电影数量高达53部,占到网络大电影总数的0%以上,但真正走进传统院线的却只有9部。
这九部“网院同步”的影片中,院线票房普遍低于网络分账,最低的院线票房只有9元,还有的影片“同步上映”相当于是“同步扑街”,尚未出现院线和网络“双赢”的案例。
网络大电影(ID:wxs)按照上映顺序,对“网院同步”影片进行一一盘点。
《S4侠降魔记》:不算太成功,却已是“网院同步”的顶峰!
院线票房:.5万;优酷分账:万
年月,优酷独家网大《S4侠降魔记》以“网院同步”(其实网络比院线晚两天)的方式上映,最终院线收获票房万,网络分账则高达万元。
《S4侠降魔记》由李克龙执导,刘小光、文松主演,虽然院线票房失利,但这并不影响影片在网络上继续吸金,虽然在院线里其实并不算太成功,但已经是网院同步里的“成功作品”。(点此回顾:《S4侠降魔记》导演李克龙:网大分账票房“亿时代”来临)
《香港大营救》:瞄准票房0个亿,最终分账不足万
院线票房:万;爱奇艺分账:万
5月4日,《香港大营救》在院线和爱奇艺同步上映。这部由传销组织“云联惠”投资的电影,在开拍之前,还进行了一轮“不太严肃”的股份认购。
而在影片上映之前,云联惠就搞起了声势浩大的“包场套餐预售”,要求各片区“云粉”购票包场,单张票价为80-00元,全部代理以及会员必须观看2-5次香港大营救,“不然就不算云联惠家人”……(点此回顾:6万投资拍电影?2万会员入坑,亿传销骗局崩盘)
依靠这种传销式售票,《香港大营救》瞄准了“0亿”票房进发,并专门为《香港大营救》举办了“全球十亿票房预售启动”仪式,但这部据称斥资6万投资的电影,最终院线票房万,在网络上也只获得了万的票房分账,综合分账不足万。
《暗夜良人》:获得八项国际大奖,也拯救不了惨淡票房
院线票房:.4万;爱奇艺分账:52万
《暗夜良人》6月6日在院线和爱奇艺同步上映,影片由民国时期“天津八大奇案”中的箱尸奇案、枪毙刘汉臣、杨三姐告状改编而成,类型上类似《京城8号》。
这部影片号称荣获八项国际电影大奖,比如欧洲独立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纽约独立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意大利罗马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好莱坞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等,仿佛是一部“为国争光”的电影佳片。
可惜,不仅院线票房失利,网络分账也只有52万,可以说惨不忍睹。
《九门提督》:网络分账是院线票房的7倍……
院线票房:0.9万;优酷分账:.5万
6月22日,《九门提督》在院线和优酷同步上映。这部电影虽然是网院同步,但院线票房只有9元,网络分账却高达.5万,网络分账是院线票房的7倍!
虽然是“网院同步”,但对于《九门提督》来说,传统院线似乎只是虚晃一枪,网络分账才是影片自始至终的发行重点,院线完全成了网络的陪衬,不过这种基于影片本身做出的发行渠道主次的划分以及资源的倾斜,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
《只能活一个》:同步上映,也有可能是“同步扑街”!
院线票房:.7万;爱奇艺分账:24.7万
7月6日,《只能活一个》在院线和爱奇艺同步上映。这部电影拍摄于年,由庄秦和老家阁楼担任编剧,杜奕衡担任主演。
这样的配置在网大里其实不算太差,庄秦编剧作品有《西河口秘闻之无头新娘》《法医秦明之车尾游*》《金装少年唐》等,虽然悬疑恐怖类影片评分普遍较低,但这些作品的网络播放成绩都还不错,杜奕衡主演的网大《狄仁杰之蚩尤血藤》更是取得了67万的分账。
然而,《只能活一个》院线票房只有.7万,爱奇艺分账也才24.7万,不管是网络还是院线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同步上映成了“同步扑街”!
《北方一片苍茫》:网院同步,为众多文艺片探路!
院线票房:73.2万;爱奇艺分账:00.9万
7月20日,《北方一片苍茫》在院线上映,虽然爱奇艺显示在同一天上线,但猫眼专业版的却到7月29日才有票房显示,可能做了临时推迟上映。
《北方一片苍茫》原名《小寡妇成仙记》,曾获得FIRST影展最佳剧情片,导演蔡成杰也凭此片拿下了最佳导演。
作为文艺片,《北方一片苍茫》票房成绩可想而知,不管怎么样,此次“网院同步”,也算是《北方一片苍茫》为众多文艺片进行的一次探路。
《天下第一镖局》:院线票房惨淡,网络票房近千万!
院线票房:50万;爱奇艺分账:.5万
8月24日,《天下第一镖局》在院线和爱奇艺同步上映,影片由陶盟喜执导,樊少皇、车永莉、释彦能、施南、吕良伟、陈之辉领衔主演。
作为古装动作类电影,这几年院线似乎一直没有大爆的作品,反倒是网络上颇受欢迎,所以这部影片院校票房惨淡,但爱奇艺分账则接近千万。观众对《天下第一镖局》普遍的评价大都是,武戏诚意十足,服化道用心,但剧情太差。
《记忆折叠》:既丢“院线票房”,也没抓住“网络分账”!
院线票房:.8万;腾讯播放量:万(注意,是“播放量”)
月6日,《记忆折叠》在院线和腾讯视频同步上映。这部影片主打“烧脑”和“无限循环”,号称是中国版《恐怖游轮》,烧脑程度堪比《彗星来的那一夜》,而且还融入了密室杀人、平行空间、多重人格、催眠疗法等元素,但是口碑却很差。
最终,《记忆折叠》院线票房只有.8万,而腾讯视频虽然没有公布票房分账数据,但播放量只有万。不管是院线,还是网络,都不算成功。
《信守》:主旋律影片的网院同步“一日游”!
院线票房:2.6万;腾讯播放量:6.5万(注意,是“播放量”)
2月27日,《信守》在院线和腾讯视频同时上映。《信·守》根据彬州市“中国好人”、“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计宗英老人的真实故事创作,是典型的主旋律影片。这种影片不管是在院线,还是在网络,都不会取得太好的票房成绩,所以上映基本上就是“意思意思”,网院同步“一日游”,最终院线票房只有2.6万,腾讯播放量也才6.5万。
通过以上“网院同步”成绩单可以看出:“网院同步”影片的院线票房,普遍低于网络票房,如果网络票房太差,院线票房也不会太好。
“网院同步”之外,还有更多影片尝试“准同步”!
出了以上作品是“网院同步”之外,还有更多影片在尝试“准同步”。
比如,郝蕾主演的《监狱犬计划》6月2日院线上映,6月24日起在优酷视频独家播出,前后间隔只有三天。
《二十岁》,月30日院线公映,2月6日就已上线视频平台,间隔不足一周。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9月2日院线上映,0月4日就已经在某视频平台上线,间隔时间也只有短短2周。
就连徐克执导的特效动作大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也只上映30天就放弃了院线,转战网络。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人们“票房不理想的片子才会早早上线视频网站圈钱”的惯性思维。
纵观年,院线电影的“窗口期”进一步缩短,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尝试“准同步”。
网剧可以先网后台,电影为什么不能“先网络后影院”?
对于网剧来说,“先网后台”或者“先网不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蜀山战纪》到《军师联盟》,再到《海上牧云记》《延禧攻略》《如懿传》都是以网络作为了首播平台,那么电影为什么不能“先网络后影院”呢?
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影片《完美陌生人》已经进行了“先网后院”模式的尝试。《完美陌生人》早在年就已经在优酷独播,没想到两年后的年又进入院线发行,最终取得超万的院线票房成绩。
而最近票房超过5亿的《来电狂响》,便是翻拍自这部《完美陌生人》。
虽然“先网后院”还只是一种尝试,但“网院同步”已经在成为一种常态。
虽然年的“网院同步”尚未出现成功案例,但那又怎么样呢?选择走院线,或者走网络,抑或“网院同步”,都是片方的自主选择,是未来中小成本影片的趋势。
就像爱奇艺电影版权合作中心总经理宋佳说的那样,“未来网络院线跟传统院线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可能是在于投资方或者制片人的选择。他们需要更清楚的思路去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发行的方式,到底是传统院线还是网络,还是先网络后影院,还是同步。”
·END·
长期高薪招聘
娱乐记者、产业记者(北京)
简历与作品投递邮箱:yinan
vipstar.cn;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