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夜阑荡心舟》
蔡越涛
夜阑荡心舟,划破银河任我游。香肩重压三千事,莫愁,瘦却筋骨照登楼。
再次下扬州,琼花同日开绣球。擦肩红伞青衫右,回眸,缘来缘去缘还留。
注释
(1)、夜阑:夜将尽;夜深。出处于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宋.陆游.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岁晚酒边身老大,夜阑枕畔书纵横。”
《南歌子?岁月催人老》
蔡越涛
岁月催人老,叶落又相闻。莫怨西风嘶柳琴。爱恨悲欢搁却、付墨痕。
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沉淀成败竹作邻。任凭流年烟火、掠浮云。
注释
(1)、浮云:“浮云”一词最早出于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杜甫在七言律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比喻看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亦可表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浮云还可理解为不值得一提的事。
《青玉案?梨花雨》
蔡越涛
柳笛三弄春风度。更吹落、梨花雨。八千亩花海莫负。半日偷闲,巧施粉黛,曳裙同蝶舞。
笑语忽作憔悴损,褪白胭脂凝成雾。一别如斯愁绪满,强说欢期,此情难计,春在无人处。
注释
(1)、如斯:如此。斯,代词,意为“这”,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如斯:像这或像这样。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郭沫若《黄山之歌》:“峨眉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南歌子?晨妆眉蕴黛》
蔡越涛
晨妆眉蕴黛,红袖香襟寒。楼头星疏晓风残。空帘灯花瘦尽、月半弯。千般幽绪乱,临风久凭阑。蔷薇浅落君未还。披衣移步轩外、听杜鹃。
注释
(1)、杜鹃:指杜鹃鸟。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
《画堂春?夜阑倚梦偏若真》
蔡越涛
夜阑倚梦偏若真,几番乍醒沉沦。风举轻骨任霜侵,泪眼千询。世间功名揽尽,终却了归烟云。两双筷子一双人,软语销*。
注释
(1)、夜阑:夜将尽;夜深,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
(2)、软语:温和而委婉的话语。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权德舆《与草衣禅师宴坐记》:"微言软语,有时而闻。"又,语音柔和也叫"软语"。如吴语音调柔和,有"吴侬软语"之称。
《蝶恋花?月明登楼照人醒》
蔡越涛
月明登楼照人醒。更漏频数,孤寂轩窗映。素弦重抚曲无几,却将词牌红豆种。
揉进相思暗香送。一枕凉痕,三叠空庭影。瘦尽灯花难脱怨,多情偏作无情弄。
注释
(1)、素弦:指素琴的弦。出于唐·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明·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水晶幽阁里,象牀间,欲把幽怀寄素弦。”
《临江仙?潺潺流水吞皎月》
蔡越涛
潺潺流水吞皎月,天幕横挂闲云。岸上人家抚柳琴。昨夜敲窗雨,今朝花作尘。
风吹野陌芳菲尽,一场花事缠身。梦去乡远与仙邻。度身浊世外,悠然逛烟村。
注释
(1)、浊世:汉语词语,指混乱的时世。佛教用语,指尘世。出自《楚辞·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法华经·劝持品》:"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
《谢新恩?半卷闲书一帘雨》
蔡越涛
半卷闲书一帘雨,逍遥潜入夜。看珠弹玉溅,雏鸟隐巢穴,乱红泣谢。曾经是,亦疏狂,卧钓三秋月。无关名利一身轻,任他风吹桃花雪。
注释
(1)、疏狂:作"疎狂",亦作"踈狂"。意思是豪放﹐不受拘束。唐白居易《代书诗寄微之》:“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宋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词:“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明史·沉鍊传》:“鍊为人刚直,嫉恶如讐,然颇疎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鲁公女》:“招远张于旦,性疎狂不羁。”清纳兰性德《东西溟》诗:“廿载踈狂世未容,重来依旧寺门钟。”
《柳梢青?三春翠墨》
蔡越涛
负债情还,三春翠墨,几上芳笺。隔帘听雨,弯溪鸣泉,最是江南。解破红尘何堪?待晴日、花好月圆。雁字回时,云朵三千,心香一瓣。
注释
(1)、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宋苏辙《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繒。”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一:“翠墨未乾仙字蚀,云烟半搨掖门旁。”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向四面的破壁上一看,翠墨淋漓,题在那里的,竟多是些俗而不雅的过路高官的手笔。”
(2)、雁字:雁群飞行天空时,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苏轼.虚飘飘诗.序:元祐间,山谷作虚飘飘,盖乐府之余,当时诸公皆有和篇。黄鲁直原作诗云:“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华清引?龙子湖春图》
蔡越涛
晨光初照弦月钩,碧水晴柔。步道才俊健走,寒鸭逆波游。
凭栏北望卉木稠,樱花飞上西楼。春动芽破土,风渡云烟收。
注释
(1)、龙子湖:指龙子湖高校园区,又称龙子湖大学城,东大学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组成,因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故称龙子湖高校园区。
(2)、弦月:呈半圆形的月亮。指农历初七、八或廿二、三之月。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为29.53天。日、地、月位置变化引起的盈亏,分为上弦月、下弦月。
《点绛唇?暖日黄昏》
蔡越涛
暖日黄昏,比肩环道移碎步。月明风柔,海棠春已暮。软语投机,借得牡丹亭、汤显祖。子夜成各,还把才俊顾。
注释
(1)、牡丹亭:指昆曲《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临川四梦之一。
昆曲是距今有近七百年的古老的剧种,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之际(十四世纪中叶),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因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故名为“昆山腔”。昆曲具有完整的表演体系,它的声腔对其他剧种有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
(2)、才俊:亦作“才隽”,指才能出众。出自《晋书·嵇康传》:“康临去,登(孙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宋梅尧臣《吊唐俞》诗:“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清秦瀛《答王惕甫书》:“仆意方今少年中,非无才俊之士,而华而鲜实,类由渐染时习。”
《临江仙?花卧臂弯裙缀凤》
蔡越涛
花卧臂弯裙缀凤,彩池沟壑山坪。白鹭单飞羽翼轻。穷边无风雨,近野见萝藤。
露阶缓步穿九寨,一抹残阳横岭。云端幻化犹似龙。登临绝顶处,忽觉俗世空。
注释
(1)、九寨:指九寨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距离成都市多公里,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九寨沟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因其独有的原始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华清引?春江一隅》
蔡越涛
江鸥天际自成行,帆远波光。岸边柳丝曼舞,桃红映船娘。
几声小曲唱情郎,鬓插珠翠叮当。恰时织细雨,云动风含香。
注释
(1)、江鸥:水鸟名,属鸥科。有海鸥、银鸥、燕鸥等种类。按照汉典词语解释,乃指生活在江中的鸥鸟,食小鱼及其他水生动物。《宋书·五行志三》有云“文帝元嘉二年春,有江鸥鸟数百,集太极殿小阶内”,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九曰“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唐雍陶《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诗云“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鸥》中有“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江夏人误为江鹅也”的解释。
《好事近?初上小莲庄》
蔡越涛
初上小莲庄,木醒古藤生嫩。说待夏风吹至,影投荷塘粉。欲得几朵海棠花,恰巧蝶偷吻。软语卿卿贴鬓,任他春光趁。
注释
(1)、小莲庄:小莲庄位于浙江湖州市南浔镇西南万古桥西,为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年),后经刘家祖孙三代40年的经营,由刘镛的长孙刘承干于年落成。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面积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
《相见欢?别梦寒》
蔡越涛
春风轻抚发端,绕香肩。几多相思润笔触心弦。情丝乱,天涯断,别梦寒。赊个月儿花前度余年。
注释
(1)、余年:指一生中剩余的年月。出自唐·李德裕《雨后净望河西连山怆然成咏》:“唯怀药饵蠲衰病,为惜余年报主恩。”
《望江南?萧瑟处》
蔡越涛
萧瑟处,霜花满穹庐。遥看寒山楼外小,近野枫红三五株。芒花迎面扑。
天涯远,登高问归途。流尽清泪入东海,爱到深处有却无。点墨画秋图。
注释
(1)、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冷落;凄凉。出处于宋苏轼《定风波》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元许有壬《太常引》词:“红衣缥缈,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曹禺《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曹操《观沧海》步出夏门行之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南乡子?读〈故如胡杨〉》
蔡越涛
大漠戈壁滩,秋光锁金暮日残。风侵胡杨千百载,伫立,根系荒凉地连天。
秃鹫诀别调,哀鸣枝断吟垂怜。不朽还*今又是,挺起,赤裸筋骨撑高原!
注释
(1)、该作取材于著名朗诵艺术家一舟有声作品《故如胡杨》(《国酒诗刊》年第4辑),出自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军旅诗人彭流萍——年09月生于江西大余,喜戈壁、荒漠。《故如胡杨》为人们展示出一道绮丽,突兀、峭拔、刚毅的风景,如同身受的“创伤感”无疑抒发了诗人对苦难的豁达乐观,同时也是灵*抛给苍天大地的拷问。
《定风波?朔风吹彻响朱铃》
蔡越涛
朔风吹彻响朱铃,罗帷高挑银钩轻。红炉烈焰今胜昨,惊诧,菱镜落霜白五更。
冷月西沉云鬓改,经曾,三千情丝偎君浓。长恨无计人欲老,奈何?此生若梦尽是卿。
注释
(1)、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躋于罗帷,经于洞房。”汉刘向《说苑·善说》:“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唐张鷟《游仙窟》:“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敧。”
《雨霖铃?汗血马》
蔡越涛
茫茫戈壁,一人一马,凄凉骤冷。几缕残阳诡异,枣红马、带伤负重。沙丘白骨骷髅,秃鹫旋半空。咽喉处、生火剌痛,马喷响鼻缓步行。
硬汉昏卧沙丘侧,再醒来、马躯挡寒风。欲止极渴切切,马踢刀、示己脖颈。蹙眉滴泪,却割自腕汩汩血涌。星辰更替东君复,眸底绿洲逢!
注释
(1)、汗血马:本首词是听薛飞朗诵魏继新的同名作品《汗血马》有感而作。汗血马:指马的汗液中含有血丝,此马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每汗必血,实非一般良驹。
薛飞,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原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播音员。年,薛飞赴匈牙利,年回国。现任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播音指导。年,开办天蚕朗诵学院。
《满江红?岳飞》
蔡越涛
穹苍萧瑟,凭阑处、一弯残月。侧犹闻、战鼓声声,旌旗猎猎。冲天怒发背刺忠,铁蹄踏破贺兰雪。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收疆界。
浩然气,九重接;披战甲,金兵灭。遭陷害,星光陨落长夜。千古绝唱满江红,裂石崩云情怀切。慰忠*,待归途花开,艳如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