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图鉴
图为紫背浮萍
紫背浮萍又名紫萍、浮萍,属浮萍科。紫背浮萍
叶面绿色,背面紫色,根丝状,10条左右。叶状体圆形或倒卵形,长0.5-0.8cm,宽0.5-0..7cm,常3-4个相集。叶状体腹面绿色,有10条左右平行脉。新个体以带状的短柄相连成为群体。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环境
多年生漂浮植物,夏季繁殖迅速,生长在水田、池塘、水沟等静止小水体水面上。在温湿多雨季节繁殖较快,25℃~30℃为生长最适温度,高温季节生长受影响。晚秋,水温降低,紫背浮萍长出椭圆形的冬芽,沉到水底越冬,母体枯死。翌年春季,冬芽浮至水面,萌发为新个体,是草鱼鱼种喜爱的饲料。生栖于静止小水体水面上。夏季繁殖迅速,秋末冬初形成冬芽沉入水底越冬。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价值
:浮萍
:FUPING
:CommonDucksmeatHerb
:为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紫背浮萍
: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
: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
:辛,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酸,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④《医林纂要》:"辛,平,有咸味。"
入肺经。①《纲目》:"入肺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小肠二经。"③《本草求真》:"人肝、脾。"
:内服:煎汤,l~2钱(鲜看0.5~l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撤或调敷。
:①《本草经疏》:"表气虚而自汗看匆用。"②名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③《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
:苹(《尔雅》)、水萍、水花(喀本经》)、浮萍、藻(《尔雅》郭理注)、萍子草(《补缺肘后方》)、水自、水苏(《别录》)、小萍子(《本草拾遗》)、浮萍草(名本草图经》)、水蔡(《品汇精要》)、水帘、九子萍(《群芳谱》)、田萍(《中药志》)
:浮萍、浮萍草
:紫萍:又名紫背浮萍。腹面呈淡绿色至灰绿色,背面呈棕绿色至紫棕色者。以色绿、背紫、干燥、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青萍:又名绿背浮萍。叶状体腹背两面均呈绿色者。以色绿、干燥、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6~9月间捞取,晒干。
:药材HerbaSpirodelae原植物①紫背浮萍(《圣济总录》)Spirodelapolyrr-hizaSchleid.②青萍(《世医得效方》)LemnaminorL.
:出自《唐本草》①《唐本草》:"水萍者,有三种:大者名苹;水中又有蒋菜,亦相似而叶圆;水上小浮萍主火疮。"②《本草拾遗》:"小萍子是沟渠间者。……《神农本草经》云水萍,应是小者。"③《纲目》:本草》所用水萍,乃小浮萍,非大苹也,陶苏俱以大苹注之误矣。萍之与苹,音虽相近,字却不同,形亦沮别。浮萍处处池泽止水中甚多,季春始生。一叶经宿,即生数叶,叶下有微须,即其根也。一种背面皆绿者。一种面青背紫赤若血者,谓之紫萍,入药为良。七月采之。po紫背浮萍,七月采之,拣净,以竹筛摊晒,下置水一盆映之,即易干。"④《本草求真》:"浮萍,烧烟辟蚊亦佳。但气虚切勿近企巴。"
:显微鉴定:叶状体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微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7个。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无气孔。上表皮内侧的叶肉细胞类多角形,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3-30μm,有的细胞较大,长圆形,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7-μm,近下表皮细胞处为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有大的细胞间隙。
:紫背浮萍含醋酸钾及氯化钾"及碘、澳等物质"。青萍含多量维生素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索",木犀草案-7-口-葡萄糖贰、8-经基木犀草案-8-β-葡萄糖贰等黄酮类及碘、摸等物质。其多糖是D-洋芜萎糖(D-Apiose)的丰富来源。尚含树脂、蜡质、图类、nj6绿素、糖、蛋白质、粘液质、鞠质等。全草主要含荭草素(orient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monoglucoside)、牡荆素(vitex-in)、大波斯菊甙(apigenin-7-monoglucoside,cosmosiin)等,另含鞣质,以及类脂化合物,其中含亚麻酸、棕榈酸、亚油酸等。尚含β-胡萝卜烯(β-carotene)、叶黄素(lutein)、醋酸钾、氯化钾。
:取本品乙酸提取液,蒸干后加蒸馏水溶解,加镁粉少量及浓盐酸2滴,加热至沸,显橙色。(检查黄酮类)
图为槐叶萍
槐叶萍,因叶子形似槐树的羽状叶而得名,此外还有蜈蚣萍、山椒藻的别名,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分布:为水生杂草,全草也可供药用。生于水田,沟塘和静水溪河内。喜欢生长在温暖、无污染的静水水域上。
形态特征
槐叶萍
茎细长,横走,无根,密被褐色节状短毛。叶3片轮生,二片漂浮水面,一片细裂如丝,在水中形成假根,密生有节的粗毛,水面叶在茎两侧紧密排列,形如槐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13厘米,宽5-8毫米,先端圆钝头,基部圆形或略皇心形,中脉明显,侧脉约20对,脉间有5~9个突起,突起上生一簇粗短毛,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褐色,生有节的粗短毛,叶柄长约2毫米。槐叶萍
孢子果4~8.枚聚生于水下叶的基部。有大小之分,大孢子果小,生少数有短柄的大孢子囊各含大孢子1个3小孢子果略大,生多数具长柄的小孢子囊,各有64个小孢子。[1]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槐叶萍Salvinianatans(L.)All.
槐叶苹科槐叶萍属
槐叶苹、蜈蚣萍、山椒藻
热带及亚热带漂浮在水上。从中国东北到长江以南地区都有分布。
生长习性:蕨类植物,一年生浮水性蕨类水生植物,本种为无根性植物,水下根状体为沉水叶。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环境
生于水田,沟塘和静水溪河内。喜欢生长在温暖、无污染的静水水域上。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情况
热带及亚热带漂浮在水上。从中国东北到长江以南地区都有分布。
折叠编辑本段品种分类
蜈蚣萍
边箕萍《纲目拾遗》,水百脚、槐瓢、水舌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草药》,马萍、大鱼萍《福建中草药》,蜈蚣漂(浙江),草鞋苹(广东)
Benxndenbbenl盆对喷(贵州松桃),Buaxninx萍理(贵州黔南)
本品为槐叶萍科(Saliviniaceae)植物槐叶萍的全草。
全草类
味苦,性平。入热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含脂类、数种微量的金属元素。
用于瘀血积痛,痈肿疗毒,烧、烫伤。
15~30克,煎汤内服;外用适量捣敷和煎汤熏洗。
折叠编辑本段配伍应用
浮肿:槐叶萍15克,三角风10克,八角枫5克,臭牡丹10克,大血藤15克,小血藤10克,水煎熏蒸。(贵州雷公山)
烫火伤:槐叶萍15克,焙干研末,调菜油搽患处。(贵州雷公山)
湿疹:鲜槐叶萍适量,水煎洗。(贵州雷公山)
折叠编辑本段单方验方
1.治虚劳热:蜈蚣萍全草一至二两(洗净),甜瓜条半两。上二药摊放在小竹筛上,再将竹筛安炖锅内架空,盖密,隔水炖一、二小时,令草液滴在锅中,然后取服。
2.治鼻疔:蜈蚣萍一大把。搀细绞汁,冲酒一杯,温服,渣敷患处。
3.治浮肿:大浮萍、三角风、八角枫、臭牡丹、大血藤、小血藤各二至四两。煮水蒸气熏治。
4.治湿疹:鲜蜈蚣萍一至二两。水煎服。二鲜蜈蚣萍、鲜细叶桉叶各适量。水煎汤洗。
5.治赤游丹毒:鲜蜈蚣萍和食盐少许捣烂,贴大椎穴,症状未减者加贴囟门,未见效者加贴脐中。
6.治眉疔:鲜蜈蚣萍和蜜捣敷患处。
7.治口唇疔:鲜蜈蚣萍和蟑螂肚二个,食盐少许,捣敷患处。
8.治火烫伤:槐叶苹炙存性,研末调油外敷。皮肤未破者,可用槐叶苹全草加食盐捣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