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草:别名:退血草、散血草、白毛筋骨草、地龙胆、紫背金盘、破血丹。
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散瘀草AjuganipponensisMakino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13~20cm。茎直立或数茎丛生,四棱形,被白色柔毛,基部有阔鳞片或笔形退化叶2~3对,叶对生;具叶柄,柄上被毛;叶片卵形,长17~27mm,宽8~17m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波状粗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白色柔毛。春夏季开花,花轮簇生于叶腋或茎顶,苞片比花长或短,广倒披针形;花冠唇形,长约10mm,上唇卵形,下唇阔大,3裂,中央裂片再作2裂,淡紫色,小坚果4枚,卵形,表面具网纹。
生于山野或路旁。分布于江南各地,陕西亦有之。
多年生草本,春、夏二季采集,洗净,晒干。
含昆虫变态激素:麻牛膝甾酮。根含筋骨草糖。
苦、寒。
清热,凉血,接骨。适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热咳嗽,疮疖,乳腺炎,脱肛,痔疮,外伤出血,烧、烫伤,骨折。
15~3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尚未见此方面的报道。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紫背金盘草
紫背金盘草:异名:破血丹、筋骨草、石灰菜《植物名实图考》,九味草《云南中草药选》,散瘀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紫背金盘的全草或根。
紫背金盘AjuganipponensisMakino。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20cm。全株被疏柔毛。茎直立,基部分枝。茎生叶具柄;叶片宽
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两面被糙伏毛。轮伞花序下部者远离,向上渐密集成顶生假穗状花序;
苞片小,卵形至宽披针形;花萼钟状;花冠淡蓝色或蓝紫色,具深色条纹,近基部具毛环;雄蕊
4,2强,伸出;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花期在我国东部者为4~6
月,西南部者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前者为5~7月,后者为1~5月。
生于海拔~m的草地、林内及阳坡地。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各地,西北至秦岭南坡。
5~7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全草含β-蜕皮素,筋骨草甾酮A和B,旌节花甾酮D等。
???地上部分含筋骨草素A?、B?~B?、C?、D?及筋骨草素二萜-1等。
???叶含筋骨草素,二氢筋骨草素和断-氯代筋骨草素等。
苦、辛,寒。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肺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乳痈,肠痈,疮疖肿毒,痔疮出血,跌打损伤,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1.《本草图经》:温酒调服半钱匕,治妇人血气。
2.《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瘀。酒煎服。
3.《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血消肿。主治支气管炎,肺热咯血,咽喉肿痛,产后瘀血,毒蛇咬伤,疮疖肿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骨折。
4.《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凉血,接骨。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热咳血,疮疖,乳腺炎,脱肛,痔疮,肿瘤,外伤出血,烧烫伤,骨折。
内服:煎汤,15~30g;根或研末。外用:捣敷。
《本草图经》:能消胎气,孕妇不可服。忌鸡、鱼,湿面、羊血。
1.治肺炎,咽喉炎,痈疮肿毒:
紫背金盘(破血丹)30g,鱼腥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版)。
2.治单纯性阑尾炎:
紫背金盘(破血丹)30g,大血藤30g,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南五味子根9g,延胡索9g,水煎服。病重每日2剂。(《四川中药志》年版)。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白毛夏枯草
全草。
味苦,性寒。入肺、肝、心经。
清热,祛痰,止咳,平喘,消肿。
各种热性咳嗽,气管炎,上呼吸道炎,腹膜炎,结膜炎,咽喉红肿疼痛,肺热咳嗽,咳痰黄稠,急性扁桃体炎,热疖痈肿,外伤出血,血淤肿痛,老人慢性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肝炎,胃肠炎,阑尾炎,高血压,各种出血症,跌打伤。
干品11.3~18.8克,鲜品30~56.3克,可单味用或随症配伍其他药同用。
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少部分人服药后有轻度头昏、头痛、胃不适或恶心等副作用,有的人会出现荨麻疹。
生长习性:生长于山坡及阴湿处,多为人工栽培供药用。
附方:
1.湿热带下兼黄色:
白毛夏枯草11.3克,车前草7.5克,白果7.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黄柏11.3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2.一般毒蛇咬伤:
白毛夏枯草18.8克,天仙藤11.3克,麦门冬18.8
克,石胡荽9.4克。
用法:水煎服,并以天仙藤煎水外洗,由上而下洗,促使毒液排出体外。
3.高血压:
鲜白毛夏枯草30克,夏枯草15克,乌药11.3
克,草决明11.3克,车前子18.8克,桑白皮11.3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
4.扭挫伤:
白毛夏枯草18.8克,葱白18.8克,生姜18.8克。
用法:共捣烂外敷伤处。
5.胃炎牙痛、牙龈肿痛:
鲜白毛夏枯草56.3克,忍冬花15克,白糖18.8
克,栀子根18.8克。
用法:水煎2次,将2次煎汤混合后,加入白糖,早晚饭前各服1次,服3日。
6.疯狗咬伤:
鲜白毛夏枯草18.8克(洗净)。
用法:捣烂外敷咬伤处。
7.急性咽炎:
鲜白毛夏枯草30克,白豆腐2块。
用法:水5碗煎2碗,去渣。炖豆腐,早晚各服1次,吃豆腐饮汤。
8.咯血:
白毛夏枯草18.8克,白茅根30克,冰糖30克。
用法:水3碗煎1碗,渣以水2碗半煎8分,2次煎液混合后加冰糖溶化,分2次服。
9.跌打伤、血淤肿痛:
白毛夏枯草56.3克,大叶接骨木15克。
用法:水煎2次服用。并以鲜草适量,捣敷患处。
10.风热感冒:
白毛夏枯草30克,鸭公青15克,忍冬花11.3克,
薄荷7.5克(后下煎),野菊花11.3克,水蜈蚣草
18.8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11.肺热咳嗽:
白毛夏枯草30克,鱼腥草18.8克,黄荆子15克,枇杷叶(去毛)11.3克,竹菇15克,桑白皮18.8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12.急性眼睛结膜炎:
白毛夏枯草56.3克,蒲公英30克,千里光18.8克,野菊花15克,陈广皮7.5克,枸杞根18.8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
13.烫火:
白毛夏枯草37.5克(晒干研细粉),麻油适量。
用法:将细粉调麻油外擦伤处,或鲜草捣烂外敷伤处。
14.毒蛇咬伤、红肿疼痛:
白毛夏枯草56.3克,青木香藤56.3克,艾叶30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加入水煎浓汁,去药渣,从上而下外洗伤处,洗后再以药渣捣敷伤口周围,留伤口,使毒液流出通畅。
15.腹膜炎、阑尾炎、痈疮肿毒:
白毛夏枯草干品18.8克(鲜品37.5~75克)
用法:水煎服。
成分:白毛夏枯草含有木犀草素、皂苷、筋骨草灾酮C、筋骨草内酯、生物碱等。
药理:①本品清热解毒作用强,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良好。所含之黃酮有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②浸膏试验:对大鼠有预防肝损伤作用;黃酮及提
取物在体外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菊萄球菌、A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