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
(材料起因——华夏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天下中草药汇编)
别号——血藤、血通、红藤、大活血、活血藤、红血藤、红皮藤、山红藤、血灌肠。
药科——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
产地——散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类——活血止痛。
药性——平。
药味——苦。
入经——肝、大肠。
成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主治——风湿痹痛,肠痈腹痛,经闭痛经,跌扑肿痛。
现治——瘤型麻风结节反响,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炎腹痛,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胆道蛔虫病,蛔虫症,蛲虫症,钩虫病。
参治——贫血,血崩,赤子疳积,赤子蛔虫腹痛,灼伤。
药理——降压,放慢心律,衰弱心缩力,衰弱心肌缺血,衰弱心肌梗死,缩小心输出量,蔓延冠状动脉,抬高耐缺氧技能,抵御胃肠道滑润肌,改观心肌梗死而至心肌乳酸代谢零乱。
用法——水煎服,研末服,浸酒服,突矬(捣敷于患处)。
用量——水煎(常量6~15克),突矬(适当)。
忌讳——妊妇慎服。